陳翀妮,小學科學教師,成都市金牛區(qū)小學科學塔腰骨干教師,金牛區(qū)教育師德先進個人。
從教八年多,在教學工作中,認真總結,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積極主持和參加科研活動,具有較強的科研開發(fā)和合作能力。2014年至今,在市級科研課題《城鄉(xiāng)結合部學校“田園教育”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研究》中擔任主研人員;積極參與校本研修,并擔任校本教材《印象田園》的主編人員。2016年5月校本教材《印象田園》在金牛區(qū)首屆校本教材評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由于在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現,2014年,獲得校級“科研和校本研修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學工作者”、“德育先進個人”、“陽光教師”榮譽稱號。
從工作至今,累計有6篇論文獲獎,其中有2篇于2014年發(fā)表在雜志《讀寫算》2014年第17期和22期,具體如下:
1. 發(fā)表論文《小學科學課堂“亂”現象之我見》于雜志《讀寫算》2014年第22期
2. 發(fā)表論文《科學教學中的學科交叉教學計劃》于雜志《讀寫算》2014年第17期
3. 2010.2 論文《科學教學中的學科交叉教學計劃》榮獲市級三等獎
4. 2011.3 論文《小學科學課堂“亂”現象之我見》榮獲市級二等獎
5. 2011.8 文章《“食物包裝上的信息”課例研究報告》榮獲市級二等獎
6. 2012.8 論文《“把種子散播到遠處”課例研究報告》榮獲市級三等獎
7. 2012.12 論文《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榮獲市級三等獎
8. 2015.7 論文《及時發(fā)現--應對小學生的小偷小摸行為》榮獲成都市中小學心理教育健康教育優(yōu)秀成果評選三等獎
由于一直擔任小學科學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之外,積極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活動,認真輔導學生參加各級模型比賽,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因此累計獲得區(qū)市級“優(yōu)秀輔導員”稱號15次。
學科教學方面齊頭并進: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工作期間,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科教學方面獲得了以下榮譽:
1. 2012.1 《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教學設計獲得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2012年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等獎
2. 2013.6 執(zhí)教的《我們的藍色星球》一課入選2013年四川省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課程資源庫
3. 2011.1 執(zhí)教的《把種子散播到遠處》一課榮獲成都市小學科學優(yōu)質課比賽一等獎
4. 2011.1 課件《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榮獲成都市科學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5. 2011.1 教學案例《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榮獲成都市小學科學優(yōu)秀教學成果
6. 2010.4 金牛區(qū)小學教師兒童科普讀物生動講述比賽榮獲三等獎
7. 2010.6 參加2009-2010學年度金牛區(qū)小學科學新教師獻課活動,執(zhí)教《食物包裝上的信息》
8. 2011.6 金牛區(qū)小學科學“贏在課堂”教師大比武決賽一等獎
9. 2011.12 參加區(qū)級沙龍活動“綠色生態(tài)校園研討”講座,擔任主講人
10. 2012.3 文章《孩子的眼睛》在金牛區(qū)教育敘事征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11. 2013.6 金牛區(qū)小學科學“贏在課堂”教師大比武決賽一等獎
12. 2014.5 金牛區(qū)“贏在課堂”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技能大賽初賽一等獎
13. 2014.5 金牛區(qū)“贏在課堂”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技能大賽決賽一等獎
14. 2014.9 執(zhí)教的小學科學《光是怎樣傳播的》實驗操作在2014年金牛區(qū)首屆微課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15. 2015.6 視頻課例《空氣在哪里》榮獲2015年成都市“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二等獎
16. 2015.9 教學案例《食物包裝上的信息》榮獲2015年成都市小學科學教學成果評選一等獎
17. 2015.9 課件《食物包裝上的信息》榮獲2015年成都市小學科學教學成果評選二等獎
18. 2016.1小學科學微課作品《尋找光的腳步》在2016年成都市第三屆“文軒教育杯”微課大賽市級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19. 2016.11課例《光是怎樣傳播的》在成都市2016年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20. 2016.12 在金牛區(qū)小學科學學科規(guī)培活動中主題講座《微課幾分鐘,幕后幾多功》
21. 2016.12 課例《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榮獲金牛區(qū)成就學堂優(yōu)秀教學課例一等獎
22. 2016.11 微課《尋找光的腳步》在2016年金牛區(qū)微課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23. 2016.11 在金牛區(qū)首屆教師網絡空間評價活動中榮獲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