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成都英華學校開門辦學100天之際,學校首屆“對話課堂 看見成長”研討會在學校中學部舉行,近400名領導、嘉賓出席和參加研討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雙減”“雙新”要求,以課程為根,以教學為本,以立德樹人為魂,聚焦“對話”核心要素,以“成長”為價值追求,探索符合學科特質(zhì)的對話教學策略、路徑與模式,以課堂教學促進學科建設,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同步高質(zhì)發(fā)展。
領導致辭 主題報告
研討活動現(xiàn)場,一年級、七年級學生帶來的歌舞表演《我是00范兒》,盡顯英華少年青春自信、自由生長的蓬勃狀態(tài)。
李春歌院長代表成華區(qū)教科院在研討活動中致辭。
黃祥勇副院長代表成都市教科院上臺講話。
隨后,學校校長王維令作《對話課堂,看見成長》的主題報告。
課例展示 專家指引
研討活動中,學校以10分鐘視頻短片,匯報了學校對話課堂的破土與成長之路。
研討活動中,四個會場同時進行了“對話”課堂課例研討。
一年級音樂研究課:《龍咚鏘》
一年級語文研究課:《青蛙寫詩》
七年級數(shù)學研究課:《探尋神奇的幻方》
七年級道法研究課:《活出生命的精彩》
四堂課皆對照“三標”,即課標、教學目標、對話課堂的觀課指標,進行課堂實踐,突出了學科特色,也彰顯了英華特質(zhì),將課堂真正交還學生,基本實現(xiàn)了課堂由教為中心轉(zhuǎn)向?qū)W為中心,單向傳輸轉(zhuǎn)向多維互動,低階徘徊轉(zhuǎn)向高階高質(zhì)。
四堂課例展示后,與會的學科教學專家和執(zhí)教的老師匯聚一堂,進入課堂點評環(huán)節(jié)。
李嶸
葉旭
邱旭
王駿
主題沙龍 同課異構
對話課堂在專家眼里是怎樣的?如何有效地實施對話課堂教學?在隨后的主題沙龍活動中,五位專家進行了深度對話,對對話課堂進行了“同課異構”。
張乃文所長用形象生動的話語畫像了“對話課堂”在他心目中理想的樣子。他強調(diào),對話課堂,關鍵在教師的理解與執(zhí)行,難點在深度的生成,重點在學習需求的滿足、認知矛盾的解決、教學要求的達成。
羅哲教授認為對話作為教學路徑時是手段,形成對話能力時又是目的。實施對話課堂,應該注重價值塑造有教育性,關注學情有針對性,連接生活有基礎性,打開視野有廣域性,關注周邊有區(qū)域性,關注未來有前瞻性。
陳國華老師結合多個案例,認為對話要吸納學生參與,需要營造和諧、有序、傾聽的環(huán)境氛圍,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有問題挑戰(zhàn)的真實情境,喚起學生內(nèi)在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想對話、能對話、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的對話。
李春歌院長強調(diào),“對話”課堂落實了成華區(qū)“問道”課程,居于區(qū)域大環(huán)境而生。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有高度,接天接地;應該有深度,以學生為主體、互相交流、及時反饋、資源共享、共同成長;應該有寬度,全要素參與,課前課中課后,各類人群參與;要有溫度,基于愛;要有厚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厚植中國文化。
鄒成毅部長從更加開闊的視野,讓在座的嘉賓了解到思政并不是某一學段的教學,而是人的終生課程。思政課要視學生在不同學段的思想實際,教學中表現(xiàn)出平等性、引導性、多樣性,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他希望英華學校能和西南財大天府學院一道,讓思政教學在聯(lián)合教研開出最美的花朵,結出最豐碩的果實。
張學蘭所長在最后的總結點評中,對成都市未來教育家聯(lián)盟的辦學之路進行回顧,對英華學校的對話課堂進行了再指導。她用“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的古語,鼓勵和祝福英華學校的對話課堂能開枝散葉、春華秋實!
相信學校必將在對話課堂的持續(xù)耕耘中守正創(chuàng)新、行穩(wěn)致遠。此次課堂研討活動圓滿落幕了,但是英華教育人的思考不會停止,“對話”行動不會停止,對話課堂,看見成長!(陳海燕 通訊員 殷涵慶 李丹 李茜茹)
成都英華學校,研討會,學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