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jié)后,成都市溫江區(qū)永盛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興高采烈地來到種植園地準備看看自己種的番茄。大家驚訝地發(fā)現番茄結果子啦!但是番茄秧苗它倒在地上了?吹竭@一現象,老師引導孩子們就“為什么番茄秧苗會倒呢?”這一問題討論起來。隨后,一場轟轟烈烈的“番茄苗救助活動”正式開啟了。
怎樣讓番茄苗立起來?——實地考察,探尋方法
搭架子,需要那些材料?——交流協(xié)作,尋找資源
番茄架怎么搭?——聯系生活,構建經驗
番茄架倒了,怎么辦?——大膽猜想,解決問題
第二次搭架——木棍長了,尋求幫助
不會打結,怎么辦?——發(fā)散思維,尋求幫助
番茄架搭好了
一場偶發(fā)的、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活動,為孩子們帶來的遠不止知識的積累,更是一次寶貴的勞動實踐。面對種種挑戰(zhàn),尤其是在搭建架子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孩子們展現了驚人的毅力和智慧。他們集思廣益,積極投入設計、討論、探究和實踐,不斷嘗試、修正,最終成功克服了每一個難題。這種過程就如同番茄的成長,雖然前期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但隨著問題的逐一解決,收獲也將如期而至。(張紅)
番茄“架”到,永盛中心幼兒園,萌娃,開展別樣“救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