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區(qū)教科院組織的小學語文各年級“課標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于開學第一至第二周在西南財經(jīng)大學附屬實驗小學舉行。西南財大附實小共有三名語文教師作為主講人進行了分享。
2月20日下午,五年級教研組長朱興華老師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專題分享《系統(tǒng)梳理綜合性學習脈絡,強化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五下語文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大單元解讀》。
朱老師從三個關鍵方面展開深入剖析。在基于新課程標準的綜合性學習探究中,通過對不同學段要求的梳理,明確字詞學習方式、實踐活動程度、問題解決要求及學習方式的變化,強調第三學段在多方面的具體要求,以及“綜合性學習”單元注重實踐與探究成果展示的特點。
在任務群視域下的單元解析與目標制定環(huán)節(jié),朱老師指出,五下第三單元“遨游漢字王國”從屬于“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和“跨學科學習”任務群,單元語文要素涵蓋感受漢字趣味、學習搜集資料方法、學寫簡單研究報告等。同時,對閱讀和表達訓練要素進行詳細解讀,分析了搜集資料方法的進階以及研究報告教學的要點。
素養(yǎng)導向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設計實施方面,朱老師提到,要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設計前期啟動課、中期指導課和成果展示課。以“漢字文化博覽會”為情境,安排了“漢字真有趣”和“我愛你,漢字”兩大任務,各任務下又細分多個子任務,通過多樣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其綜合能力。此外,她還強調了評價要關注學生和小組的多方面表現(xiàn),充分考慮學情差異。
2月25日上午,三年級教研組長趙小鳳老師和四年級組長王穎老師,分享了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趙老師基于新課標視角,從教材編排特點,教材結構框架,識字與寫字的教學具體建議進行解讀和分享。趙老師詳細解讀了教材的結構框架,深入分析了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編排特點。
在識字與寫字教學方面,趙老師還結合《荷花》《花鐘》《陶罐和鐵罐》中的形近字、易錯字等給出了具體實用的教學建議,以學生識字視頻展示,教師板書展示以及學生作業(yè)分析等方式給予三年級語文教師實操的方法,為老師提供有力的抓手,以此助力老師們精準施教。趙老師的分享為教師們提供了寶貴的教學參考,使大家對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確了如何在實際教學中落實新課標的要求,讓老師們對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充滿信心,也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供了有力指導。
王穎老師從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三個方面分享教學具體建議。她從三大板塊出發(fā),結合教學目標,給出了極具實操性的建議。在閱讀與鑒賞教學中,王老師從精讀課文入手,結合四巧(巧析語文要素、巧借交流平臺、巧抓課后習題、巧連閱讀鏈接)深度剖析文本,發(fā)展學生思維。在略讀課文及快樂讀書吧的學習中,王老師建議關注閱讀提示,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整合資源,在合作探究和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建構語言,訓練思維,提升審美。
表達與交流的教學建議中,王老師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以自己發(fā)朋友圈的小情景為例,為老師們生動地呈現(xiàn)了打開話題,拓展學生思維,給老師們帶來可行的教學方法參考。
為了讓梳理與探究的教學建議更加深入,讓老師們聽有所獲,王老師撰寫了第三單元“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學歷案,以此為藍本,詳細講解了每一個任務、每一個子任務、每一個活動步驟。為老師層層深入地剖析了學生如何在活動中學會分工、學會合作、學會搜集、學會篩選、學會表達、學會展示,形成學習能力。滿滿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贏得了老師們的贊揚。
三位老師的分享展現(xiàn)了西南財大附實小語文教學團隊的務實和創(chuàng)新。此次分享為全區(qū)五年級和三年級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新思路。期待這些思考與能在老師們的教學實踐中落地生根,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張紅 通訊員 朱興華 李蕉穗)
西南財大附實小,語文教材解讀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