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成都1月6日訊(賴波 通訊員 王璟) 2016年1月6日上午,少城小學3.3班王璟老師以“趣說漢字,樂寫漢字”為主題,上了一堂寫字課,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帶領(lǐng)學生了解漢字文化、書寫美麗漢字,滲透品德教育,并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良好學習品質(zhì)。
王老師從孩子們熟悉的部首“寶蓋頭”入手,結(jié)合“家”“塞”“室”三個漢字的字義和字形演變,講述漢字的故事,滲透漢字文化,再引導孩子們自己觀察“宋”“寶”等字的字形,結(jié)合字義發(fā)揮想象,講述漢字的故事,然后再鼓勵孩子們進行更多的思維拓展和交流。在充分的互動交流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就了解到漢字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漢字文化的獨特魅力,自然而然激發(fā)對漢字的深深熱愛。
情感的交流最終匯聚于筆尖。接下來,王老師帶領(lǐng)孩子們認真書寫含有“寶蓋頭”的漢字,孩子們不但學習了“寶蓋頭”的寫法,還以“牢”和“宋”為例,明確了“懸針豎”和“垂露豎”的不同之處,最后再次進行思維拓展,書寫自己喜歡的其它含有“寶蓋頭”的漢字。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根,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寫字教育是少城小學的校本課程,學校從2008年開始開辦專門的寫字課程,編寫了從一至六年級的全套寫字校本教材。在寫字課上,一二年級書寫鉛筆字,三四年級書寫鋼筆字,五六年級學寫毛筆字,進行書法鑒賞。在欣賞和書寫漢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們對于漢字字義字形的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促進發(fā)散性思維,滲透“謙讓”等傳統(tǒng)美德和“有序”“專注”等良好的品格。
一個漢字,一個故事,一段歷史;學好漢字不僅有利于交流溝通,還有利于傳承中華文化。由“趣”到“愛”,由“愛”生“樂”——這個從“說”到“寫”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孩子們對于漢字的字義字形的理解,也提高了孩子們的審美能力,促進了發(fā)散性思維,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了解漢字文化、書寫美麗漢字,讓寫字課不僅僅只是“寫字”,而是結(jié)合漢字的學習讓學生更多地去觀察,去想象,去表達,將漢字及傳統(tǒng)文化的溫暖浸潤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讓他們對祖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能如數(shù)家珍,信手拈來,并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良好學習品質(zhì),讓更多中華文化的傳承在此落地、生根、發(fā)芽、盛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