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隨想: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若能激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們發(fā)展。”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學校的教育職能,把學校作為學生良好品格形成的主課堂,通過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有機結(jié)合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使學生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014年9月我們學校申報成為品格教育實驗學校。在學校領導課題組長張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一邊積極參與課題組的各種培訓,一邊結(jié)合《品格周刊》課程的指引,定期開展小組內(nèi)的教研,并總結(jié)各自班級內(nèi)開展實施的經(jīng)驗。在家長會中大力宣傳品格教育,積極爭取家長配合,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真正落實品格教育。
一、堅定育人理念,深入品格實施
少年兒童良好品格的形成不僅關系其未來生活的質(zhì)量更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了培養(yǎng)具有健全品格的幸福兒童,我校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提到的:文明、和諧、平等、愛國、誠信、友善等。構(gòu)建了以“溫情、體驗”為基礎,以“品格教育”為核心的德育實踐課程體系,挖掘品格真諦,浸潤兒童心靈,讓你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課題組組成員通力合作,制定了學校品格教育工作計劃,分成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專注——有序——友善——感恩——守時——誠實
l第二階段:愛國——責任——堅持——主動——真誠——寬容
第三階段:勤奮——創(chuàng)意——熱情——節(jié)儉——守信——勇敢
第四階段:謹慎——明辨——尊重——憐憫——勤勞——智慧
根據(jù)四個階段的特點,結(jié)合學生年段的學習特征。品格小組成員們分工協(xié)作,分步實施,開創(chuàng)了白果林小學德育教育的新形態(tài)。
以下,我們分階段性的匯報我校前兩個階段實施的情況。
二、課例展示,分階訓練
課例(一):專注,學習的前提
學期伊始,迎來了新一屆的一年級的小朋友。面對他們我們是幾多歡喜幾多愁。開學的前兩個星期,孩子們似乎完全沒有找到自己的角色,沒有進入小學生的狀態(tài)。為此我們根據(jù)孩子年齡階段的特征再課題組結(jié)合品格周刊的指引,我們進行了專注方面的練習。
我們首先告訴孩子,專注就是專心地做一件事。如:上課時,眼看、耳聽、口閉、手不動、腳放平等。我們根據(jù)《品格周刊》的專注小精靈——白尾鹿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明白專注對白尾鹿來說意味著生命,對小學生來說意味著學習。為了獎勵已經(jīng)學會專注的孩子,激勵還沒有學會的孩子,我們和其他學科的老師共同制定了爭奪星星的活動方案。然后,在課堂上,我們不停地大肆的表揚那些坐得端,認真聽的孩子,給他們發(fā)小星星,(集齊不同顆數(shù)的小星星可以兌換不同的獎品)并讓孩子們像他們那樣坐,那樣聽,強化“專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聽課的孩子多了起來,教學效果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課例(二):有序,提高效率的前提
做事情井然有序能提高做事效率,有利于在做事過程中保持愉悅的心情,所以培養(yǎng)學生做事井然有序的品格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告訴孩子,井然有序就是我們?nèi)粘I钪兴f的有條理,有次序,整齊不亂。如:集合排隊時,看老師的手勢,1,坐直;2,起立;3,推凳子;4,排隊(安靜、快速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好,昂首挺胸,眼看前方)。隊伍行進過程中,保持隊伍是兩條直線,與旁邊的同學同步。課間餐和午餐,按小組排隊領取。書包也要分好類。與此同時,我們也請家長配合“有序”的訓練。在家拍下孩子們自己整理衣柜,書桌,書柜的照片,并在全班進行對比展示。讓孩子們不僅體會到有序帶來的便捷,也增強自信心。動員家長要持之以恒,只有一直堅持才能養(yǎng)成井然有序的品格。
課例(三):由心而發(fā)學會友善和感恩
按照前兩個品格的學習進程,帶領學生逐步了解學習了這兩個品格的定義,代表小精靈,學習的目標,我們的約定,訓練成長營,制定了品格評價表,我們把這些都展示在我們的板報上,時時提醒學生注意。我們還和家長一起在家里訓練學生的這些品格,讓品格教育深入到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各項活動中。更重要的是,我們同步建立了品格評價機制,設置了品格存折和品格銀行,還設置了評選每周之星,在強化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品格學習的積極性。
三、細數(shù)品格收獲,我們在路上
三年多的時光見證著孩子的成長,通過品格教育活動,孩子們也在悄然的發(fā)生著改變。絕大多數(shù)孩子已經(jīng)形成了做事專注、有序、守時等良好習慣慢慢學會感恩、誠信、愛國等,讓我感受到了品格的培養(yǎng)和學習同等重要。
品格教育的點點滴滴如春風化雨,浸潤著孩子的心田,老師們幸福地感受著了他們別樣的變化。現(xiàn)在的白果林校園,從進入校門起,便能看到朝氣蓬勃的孩子們整齊的單列排隊,有序入校。值周生干部專注地做著自己的檢查工作,值周教師細心的提醒著同學們的衣著與禮儀。課上,孩子們專注認真,精神抖擻;課后,教室里桌面整齊,書香四溢;操場上,隊列有序,互相謙讓;放學孩子們列著整齊的隊伍對老師們親切的說聲再見……
印度諺語有云: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我們相信孩子們通過長期的品格訓練,一定會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讓你(我)遇見最好的自己,我們在路上。
四、跟隨品格教育,遇見更好的自己
家長的反饋記錄中讓我們欣喜的窺見孩子的變化。家長們說“品格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于書本知識的教育,孩子的成長是一生的,有了良好的品格才有可能擁有精彩的人生。”
人的一生,應該是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生,品格教育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身為人師,我們在品格教育的活動中時刻感受到教育帶來的快樂。這種快樂不僅源于孩子們的變化讓工作變得輕松有序,更感覺品格教育像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的言行,提醒自己和孩子們一起努力前進。品格教育仿佛有種無形的力量鞭策著我們,而我們借助這種力量在生活和學習里面收獲滿滿。它也像隱形的翅膀,讓我們恒久的朝著理想的天空翱翔!
(作者:成都市白果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