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簡陽市三星中學承擔的簡陽市級課題《提高農(nóng)村初中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1+2+N”群文閱讀行動研究》的深入開展,促進學校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和初中學生閱讀行動的落實,簡陽市三星中學于2020年5月6日舉行“‘1+2’課堂教學”課例研討活動。
研討活動首先觀摩了張曉霞老師《細微之處顯情懷》以及肖蓮老師《窮年憂黎元》的研討公開課。張曉霞老師以細節(jié)描寫為議題,帶領學生學習了《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回憶魯迅先生(節(jié)選)》《背影》三篇文章。整個課堂掌控自如,顯示出扎實的基本功;知識講解注重細節(jié),讓學生厘清核心概念;指導學生閱讀和答題的方法,讓學生學得更輕松。肖蓮老師以杜甫憂國憂民思想為議題,和學生一起走進《石壕吏》《垂老別》《新婚別》的學習。整堂課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落實,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充滿了教學智慧,讓學生不僅學習了相關文言知識,也領略了杜甫炙熱的愛國愛民心,浸潤了學生的心靈。
研討環(huán)節(jié)熱烈而有序。付澤文老師認為張曉霞老師的課堂組織高效,引導巧妙;李歡老師認為肖蓮老師的課堂以情貫穿,銜接精妙;楊海水老師覺得兩位老師的課堂規(guī)范有序,群文閱讀教學有極大的實用性;岳貴敏老師覺得群文閱讀用在單元整合中效果會事半功倍,劉小宇老師認為“1+2”,由課內(nèi)到課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在研討中,大家就“‘1+2+N’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討論,張曉霞老師的鞏固型課堂模式,通過一篇學習方法,再用兩篇文章來鞏固方法,會讓教學要求更加落實。肖蓮老師的同步型課堂模式,三篇文章一起學習,讓學生在比較閱讀中尋找“共識”,達成“共識”,不僅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此次課例研討會,由簡陽市三星中學主辦,簡陽市三星中學語文教研組、三星中學課題組承辦,成都市“常青樹”學監(jiān)唐順發(fā)名師工作室協(xié)辦,F(xiàn)場聽課研討會后,成都市“常青樹”學監(jiān)唐順發(fā)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將通過錄像回看,結(jié)合自己課堂教學的體會,撰寫討論文章,提出自己對“‘1+2’課堂教學”行動模式的基本主張。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會讓課題研究走向更深入。(記者 李林 通訊員 鄧華榮)
三星中學,課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