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兩個月,一堂專業(yè)課都沒上,200多名學生就被學校拉到廈門參加“社會實踐”;學的幼師專業(yè),“社會實踐”竟是在流水線上給手機貼膜。11月25日,在雙流縣就讀四川師范大學成都交通和機械技師學院的幾名學生向本報民情熱線(028)86968696反映,學校組織一年級新生到廈門某公司“社會實踐”,并與學分、畢業(yè)證掛鉤,從事與所學專業(yè)完全無關的工作,“這樣的社會實踐合適嗎?”昨日,本報民情熱線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吳曉彤 本報記者 阮長安 【難熬的實踐】 學生到工廠貼膜每天工作12小時 四川師范大學成都交通和機械技師學院教學點今年入學新生小文告訴記者,9月1日入學后,學校為他們開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課,幫助他們備考成人高考,可考試結束,學校就將他們這批新生送到福建廈門宸鴻科技有限公司參加“社會實踐”——為生產線上的手機貼膜。 小文覺得,同學們“連一節(jié)專業(yè)課都沒上,就被拉去社會實踐,這不合適?!备屗麄円馔獾氖?,一些同學入學時填報的專業(yè)是學前教育(即幼師),也一并要求去這家工廠給手機貼膜。 小文的另一名同學小江說,“老師強調,這個社會實踐必須參加,有6個學分,不去就拿不到這6分,會影響拿畢業(yè)證?!?/span> 11月1日,小文等200多名學生正式進廠“社會實踐”。上工前,學生們被要求與公司、學校簽訂了三方協(xié)議。 沒干兩天,小文發(fā)現不對勁:當初說好的8小時工作制變成了“兩班倒”,工作時間長達每日12小時,經常是夜班,有的崗位還一周無休。他們覺得日子太難熬,找?guī)ш犂蠋煼从城闆r,老師勸他們說“不要離職,簽了合同自行離職要扣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