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立德樹人機制,推進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chuàng)新。近年來,崇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校充分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守正創(chuàng)新,不斷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fā)展,取得明顯成效。
升旗儀式上 “小切口”講透“大道理”
升旗儀式上,黨員教師蔡憶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述,帶領學生了解“世界讀書日”,引導學生愛上閱讀。這是學校創(chuàng)新開展“國旗下大思政課”系列活動的生動實踐。
每周一的“國旗下大思政課”,黨員教師都會輪流帶頭,依托“二小先鋒講堂”平臺,以“微黨課+微故事+微實踐”模式開展創(chuàng)新宣講,用“小切口”講透“大道理”,提升思政引領力,服務育人工作。
跨學科融合 思政課“活”起來
課堂,是黨建引領育人的主陣地。在六年級的語文課上,黨員教師正帶領學生解讀經典課文《狼牙山五壯士》。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五位戰(zhàn)士的英勇事跡,講到激動處,聲音微微顫抖,學生們也被深深打動,不少同學眼中閃爍著敬佩的光芒。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們紛紛舉手,踴躍分享自己對民族精神的理解。這正是實驗二小以黨建為引領,跨學科融合,讓思政課“活”起來的生動場景。
學校黨員教師勇挑重擔組成課程思政研發(fā)小組,深入挖掘各學科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圍繞“四史教育”“家國情懷”“榜樣力量”等主題,開發(fā)跨學科融合的思政課程。如語文課黨員教師以經典誦讀串聯(lián)革命精神;科學課黨員教師以“航天精神”為切入點,講述科技強國之路;而每學期開展的“黨員精品課”展示,則通過集體備課、公開課觀摩、課后研討搞好“雙培養(yǎng)”工程,形成“把骨干教師培養(yǎng)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yǎng)成骨干”的輻射效應。
紅色導師團 拓展思政教育空間
黨員教師還成立“紅色導師團”,開展“五個一”精準幫扶(一次談心、一次心理疏導、一次學業(yè)輔導、一次興趣培養(yǎng)、一次家訪),累計服務留守兒童120人次,家長滿意度達98%。為青年教師開設“思政教學能力提升工作坊”16期,將思政教育從課堂延伸至家庭12場,覆蓋家庭2000余戶。
深化校社聯(lián)動 豐富思政教育資源
在深化校社聯(lián)動方面,學校積極探索,先后與崇慶街道同心社區(qū)、紅色基地開展實踐育人等合作,組織學生、學校黨員教師探訪老黨員、尋訪紅色地標、參與“社區(qū)微治理”等志愿服務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黨建的有力引領下,實驗二小的育人工作成果豐碩。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增強,在各類學科競賽和文體活動中屢獲佳績。教師們的工作熱情高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其中,董躍老師獲評“崇州市師德標兵”“崇州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涌現(xiàn)出“崇州市新時代好少年”楊庭玉、熊洋等典型,謝孟蕓老師《三大改造,改天換地》隊課作為精品資源在成都紅領巾等網絡平臺推送。
實驗二小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將持續(xù)深化“明心向黨,光耀未來”的品牌內涵,以黨員教師為引擎,推動思政教育守正創(chuàng)新,開發(fā)“黨團隊一體化”校本課程體系,印制《實驗二小先鋒講堂案例集》,培養(yǎng)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黃小林)
崇州實驗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