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雙流區(qū)實驗小學自1936年建校至今,87年風雨兼程,凝練出“一個都不能少”辦學理念引領學校發(fā)展。學校在上級主管行政部門領導下,于2009年成立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組建隨班就讀工作小組,秉承“尊重差異,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異彩”的融合教育理念,積極探索特教與普教一體化的教育形式,加強資源教室運作與建設,推進特殊學生隨班就讀教學改革,保障特殊學生“讀有質量”,全面提高特殊學生綜合素質。
學校在區(qū)資源中心、教育科學院特教室專家指導下構建了多元支持體系來開展融合教育工作,助力隨班就讀學生發(fā)展。
堅守一個理念
筑牢“融合”教育之思想
融合教育理念強調:要使每個人,特別是特殊兒童走向一種全納的社會,在這種全納的社會集體中,人人參與,互相合作。雙流實小秉承這樣的理念,努力創(chuàng)建融合教育環(huán)境,營造融合教育文化氛圍,將融合教育之理念根植入每一位教職員工的思想中。
落實兩個保障
夯實“融合”教育之基石
(一)落實管理制度保障
1.建立完善的管理機構
學校專門成立融合教育工作管理領導小組,形成以校長為領導小組組長,以學校教導處、德育處、醫(yī)務室、心理健康室、二級資源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立體全面的管理機構,并以行政例會為載體,建立特殊教育聯(lián)席會議制度,集教導處、德育處、后勤處、安全處之合力來助推融合教育發(fā)展。
2.夯實精細化管理過程
學校課教處專門制定隨班就讀教學管理制度,加強對隨班就讀工作的常規(guī)管理和引領,重點對隨班就讀教學工作提出“私人訂制”的精細化管理要求:個別化教育計劃擬定、個性化教學目標設計、個性化教學活動組織……對隨讀生予以“潤物細無聲”的關照。
(二)落實特教隊伍建設保障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fā)展的核心力量和第一資源。因此學校格外重視特教教師隊伍建設,以此保障融合教育工作高品質運行。在“讓每一位教師成為崗位上的專家”的教師發(fā)展愿景指引下,學校秉承“自主協(xié)商式發(fā)展主張”和“抱團裹挾式發(fā)展主張”,并實施七大行動來發(fā)展特教隊伍,筑牢特教隊伍建設之根基:理論學習,豐厚專業(yè)底蘊;外出培訓,開拓特教視野;悅納活動,提升特教技能;對標評價,夯實特教常規(guī);課題研究,突破特教難點;志愿者行動,熏陶特教情懷;評優(yōu)選先,表彰特教教師。
撬動四個支點
構建“融合”教育之體系
支點一:做實資源室課程促優(yōu)化
近幾年,資源室課程不斷得以完善優(yōu)化:我們梳理并聚焦隨班就讀教學四大領域課程(基礎性課程、特需課程、發(fā)展性課程、家長支持課程)開展研究探索工作,實現(xiàn)隨讀生在普通班級中的良好融合狀態(tài)。
支點二:研究學科課程調整促支持
學科課程調整是對隨班就讀學生個性化教學支持最關鍵的一環(huán),隨班就讀教研組在學科課程調整研究中梳理出教學目標調整策略、支持材料開發(fā)策略、課堂教學實施策略等來給予隨班就讀學生最大化支持與幫助。
支點三:鏈接家校社促融合
如果說學校是融合教育主戰(zhàn)場,那么家庭、社區(qū)便是融合教育的大后方。我校努力開發(fā)家校社資源,構建全域融合教育網絡,引導隨讀生“走向一個真實完整的世界”。
支點四:做實資源室課程促優(yōu)化
學校對隨班就讀學生的評價采用更加多元與人文的方式,主要進行過程性展示評價。引導隨班就讀學生積極參與校園、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重點將隨讀學生在活動中展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與進步之處,納入過程性評價之中。在這樣的評價理念指引下,幸福校園里處處洋溢著和諧之美:“職業(yè)生涯體驗課程”中,特殊孩子與小組伙伴一起走進社區(qū)、醫(yī)院、超市、農場……共同感受大千社會的豐富多彩;“銀杏舞臺”展示活動中,特殊孩子的歌聲和普通孩子一樣嘹亮悅耳;班級中“人人都是小干部”,特殊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事情,和普通學生一起合作建設班級,享受“班級主人翁”的歸屬感。
學校融合教育工作的扎實行進,推動著學校的品質化發(fā)展。學校連續(xù)四年被評為雙流區(qū)融合教育先進學校,學校的二級資源室也在2019年被評為成都市示范性資源室。先后接待來自南京、青島、遼寧、貴州等融合教育考察團到校學習交流。
每一朵花兒終將綻放,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在今后的融合教育工作中,雙流實小特教人會以人為本,尊重差異,構建更為多元、豐富的支持體系,昂揚每一個生命的幸福姿態(tài),讓校園成為每一個生命童年時光里最幸福的地方!(江蕾)
雙流實小,雙流實小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