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8日,“新冠狀病毒什么樣?”“它是怎么產生的?”“什么樣的人會容易被傳染?”“我們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護自己?”……一系列的問題通過電視、網絡等各種傳播途徑在這個寒假漫天飛舞般的落在了每個成都市東城根街小學學子的面前。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了解疫情,單從一門學科入手,似乎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東城根街小學三年級老師們決定打破學科界限,整合學科資源,選擇在延期開學的這兩周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搜集篩選疫情的相關資料,根據課程標準,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構建以“WHY”-“HOW”-“WHAT”三個階段的學習支架,各學科分別以“為什么是……”“怎么樣能……”“可以做什么”為任務開展了項目式學習。
科學數學。為什么新冠病毒很可怕?科學微視頻通過生物學介紹對病毒的形態(tài)、主要傳播方式。同時借助數學的數據統(tǒng)計圖,觀察分析折現統(tǒng)計圖,引導學生從數據之間線線的傾斜度里發(fā)現了為什么病毒傳播速度之快的秘密。
音樂、勞動、體育。重新認識了新型冠狀病毒之后,老師不禁會想:面對疫情,可以怎樣幫助自己接納長期宅家學習、宅家抗疫這一事實呢?音樂微課堂用三首抗疫熱歌鼓勵學生積極面對困境,用歌唱的方法調節(jié)因緊張而變得日益煩躁的情緒。班媽媽們安排了每日的主題勞動課程促進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體育老師也給出了解惑的法寶——每天來一場GO AWAY的運動小達人挑戰(zhàn)賽。
信息技術。宅家抗疫時總會被不實的消息混淆視聽,怎樣區(qū)分謠言呢?借助信息技術學科的優(yōu)勢,老師為學生安排了微視頻《我是辨別謠言小專家》向學生講解各類謠言的產生、傳播以及造成的影響,最后引導學生通過正規(guī)途徑去搜集信息,大膽和身邊的長輩討論信息的真?zhèn)巍?/span>
英語、美術。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影響著身邊人的健康,甚至連國外友人也受到波及,該如何向他們宣傳防疫小常識呢?東娃娃們將通過閱讀英語繪本,從中探索問題的答案。利用美術的想象、添畫技巧,設計出抗疫小報。
語文。回顧疫情的發(fā)生、發(fā)展,我們會想到未來,我們在預防疫情上可以做些什么呢?語文學科將借助名為《一片葉子落下來》的繪本,和學生聊聊關于生命的話題,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從這次疫情中去發(fā)現問題,根據發(fā)現找到積極、合理的方法,將生命的意義淺淺地浸潤在孩子們心中,讓他們懂得珍愛生命,珍惜時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
結束一周的項目式學習后,從數學的問卷調查中檢測了學生對于數據統(tǒng)計圖這一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有機運用能力,從家長的QQ、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學生的熱歌小視頻、勞動小視頻等作品展示,甚至家長和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交流中感受到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能動性。因此老師們發(fā)現運用PBL進行學習,對于學生解決生活問題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促使學生獲取具體知識、形成專門技能、發(fā)展個人能力。他們會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判斷;培養(yǎng)面對問題時,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和運用。(賴波)
東城根街小學,三年級,項目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