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追夢的季節(jié)。2018年4月8日,龍泉驛區(qū)十陵小學校的六年級學生來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都江堰,開展了以“同心共筑中國夢,我為東進代言”為主題的研學活動。
本次研學之旅內容豐富多彩。首先,學生來到離堆公園,了解了有關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前世傳奇。
其次,老師帶著學生觀看臥鐵、石籠、馬叉,了解它們三個是如何在河中發(fā)揮各自作用使都江堰成為偉大的水利工程,同學們專心做著記錄。
接著,學生興高采烈地走過了第一座索橋,在老師的講解下觀看了寶瓶口和飛沙堰。了解到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jié)水量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寶瓶口起“節(jié)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在同學們的歡呼中,他們來到了最興奮的地方之一,在六年級下冊課本上學過的魚嘴,親眼見到了“魚嘴”——都江堰的分水工程,無不為之震撼,感嘆李冰父子的偉大與卓越。
最后,同學們都親身走過安瀾橋,感受搖搖晃晃的橋身,帶著激動的心情,同學們繼續(xù)攀登古老的茶馬古道,在青山綠水的陪伴下,愉快地結束了本次的都江堰研學之旅。
通過此次研學活動,學生了解了都江堰的三大工程,贊嘆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此次研學之行,既豐富了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的活動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極大地吸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增強學生的道德實踐體驗,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受到教育,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賈元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