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線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成華特校參加四川特殊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年會

來源:四川教育新聞網  作者:賈元東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17-12-14

12月7日—9日,四川特殊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2017年)學術年會在樂山師范學院召開,來自全國知名特教專家及四川特教學校校長、教師兩百余人參加。ANh四川教育在線

IMG_20171209_094651.jpgANh四川教育在線

在專家報告環(huán)節(jié),北京師范大學鄧猛教授的《融合教育關鍵概念》、四川省教科院黃汝倩研究員的《融合教育背景下資源中心建設的美國經驗—以Perkins為例》、北京聯合大學劉全禮教授的《 “辦好特殊教育”視野下特殊教育學校價值取向研究》、華東師范大學曾凡林教授的《促進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融合文化與教學策略》、西南大學李歡副教授《我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高等融合教育寫對比研究》、四川師范大學彭燕教授《多主體協同合作的融合教育支持系統建設與運行的實踐研究分享》、樂山師范學院汪紅燁院長的《特殊教育專業(yè)綜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及章勇副院長的《區(qū)域推進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工作的思考》等研究成果。觀點新銳,視野開闊,導航引路,發(fā)人深思。ANh四川教育在線

ANh四川教育在線

在研究成果交流環(huán)節(jié),成華特教學校校長劉小龍做了題為《“激揚生命·擁抱陽光”——基于高年級中重度智障學生從學校到社會轉銜教育的實踐模式》交流發(fā)言。交流從成果來源(現實問題和國家戰(zhàn)略響應)、成果解決的問題(培智義教后續(xù)發(fā)展、轉銜實踐策路徑)、成果主要內容(認識成果“轉銜界定、理論價值、現實價值”和操作成果“轉銜思路和主要做法”)、成果推廣范圍及改革效益(本校高中段拓展川渝特校,學生、家長、教師、社會)、成果特點及創(chuàng)新點(人文性、首創(chuàng)性、地域性、操作性,推行ITSP、開發(fā)工具量表及轉銜模型 )。ANh四川教育在線

IMG_20171209_093702.jpgANh四川教育在線

歷時四年多轉銜教育研究、實踐及其成果,引起了與會專家同行高度贊譽,認為成華特校課題研究直面培智課改難點熱點問題的硬骨頭,科學構建課程和支持系統,形成有效轉銜教育實踐模式,另辟蹊徑地探索一條智障學生由學校生活向成人社會生活過渡銜接的康復發(fā)展之路,具有相當參考借鑒價值。ANh四川教育在線

ANh四川教育在線

 ANh四川教育在線

ANh四川教育在線

據悉,該課題研究成果先后獲得6個全國省市一等獎,獲得2017年成都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和2017四川省政府第六屆普通教學成果二等獎(公示),課題研究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互動發(fā)展。助推23名畢業(yè)生實現社區(qū)安置、就業(yè)安置、教育安置和其他安置,促進了學生融入社會,解放了家長,帶來了希望。ANh四川教育在線

ANh四川教育在線

 ANh四川教育在線

ANh四川教育在線

此次學術交流中,專家與專家、專家與一線教師,深入地探討了當前特殊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精彩紛呈,成果累累。而立足區(qū)域實際轉銜教育實踐的學術交流探討,增強了學校專業(yè)發(fā)展自信,提升了區(qū)域特殊教育的影響力,為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倍增工程增添了靚麗的一筆。(賈元東)ANh四川教育在線

責任編輯:田媛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整理發(fā)布
網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3 川公網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川網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