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

新聞熱線:4000-2300-35 QQ:516396333

夫妻輔導娃寫作文 意見不合大打出手請來110

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網(wǎng)站編輯  熱度:℃   發(fā)布時間:2016-04-17

 

事發(fā)當晚民警調(diào)解現(xiàn)場

      大足區(qū)一中學語文老師布置了一篇《成長的煩惱》的命題作文。輔導兒子作業(yè)時,一對夫妻產(chǎn)生分歧,言語升級發(fā)生抓扯打斗,最終請來了110民警。好事是他們這一鬧,孩子作文有了鮮活素材,壞事是孩子這下真的有煩惱了。

    4月13日傍晚,家住大足區(qū)寶興鎮(zhèn)的李女士報警稱,她和丈夫胡先生因孩子教育問題發(fā)生爭吵,繼而遭到丈夫毆打,希望民警保護自己。民警趕到寶興鎮(zhèn)金竹村,夫妻倆還在爭吵,親友在旁不停勸說。民警了解到,妻子挨了丈夫一耳光,丈夫也被妻子抓傷。

  原來,兒子小龍是大足某中學初一學生。當天放學后,小龍在家準備完成命題作文《成長的煩惱》。他冥思苦想了好一陣也不知道如何下筆,便找來父親手機,想在網(wǎng)上搜搜范文。此舉被母親李女士發(fā)現(xiàn),問他咋回事。

  “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快快樂樂的,要無憂無慮地生活,不應該把煩惱寫進作文里?!崩钆扛嬖V兒子。

  “小孩子為什么就沒有煩惱?全世界的人都有煩惱。”父親胡先生實在看不下去,覺得這只是老師布置的一個作文,并且孩子成長中遇到煩惱也是正常的,作為家長沒必要過多干擾老師的教學。胡先生勸阻妻子,雙方你一言我一語,最后發(fā)展到抓扯。

  民警告知李女士,孩子成長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煩惱,如學習壓力大、與同學關(guān)系處理不好等,要鼓勵孩子調(diào)整心態(tài),尋找解決方法。民警也對夫妻二人的過激言行進行了批評教育。

  各方說法

  母親:沒煩惱寫煩惱擔心學會撒謊

  李女士說,丈夫長期在外務工,照顧孩子主要靠她。小龍剛上初一,她放棄工作專心照顧兒子,目的就是讓兒子專心念書,快快樂樂生活。

  “小孩子能有什么煩惱?他說沒有不開心。”李女士說,老師布置這樣的作文,非要喊孩子寫煩惱,完全就是亂出題?!斑@是逼迫孩子說假話。孩子從小學會撒謊,還白紙黑字編事實寫出來,這還得了?”李女士說,她當時問了小龍,兒子說自己不知道成長有什么煩惱,于是她建議兒子:“沒有煩惱就不要寫,不要為答題而編造故事?!?/span>

  “成長就一定有煩惱么?我擔心孩子通過這個作文,學會編造故事和撒謊,所以特別生氣?!崩钆空f。

  父親:小孩為什么不能有煩惱

  “我覺得老婆有些反應過度了!孩子為何就不能有煩惱?遇到不懂的題目,為何不可以利用網(wǎng)絡尋找答題方法?”胡先生說,如果純抄答案或作文,他自然反對,但孩子說他不懂什么是成長的煩惱,于是想通過網(wǎng)絡查找范文,所以他同意了。

  “他媽媽不準查,還不讓他寫!我當然不認同?!焙壬f,退一步說,即使老師布置的題目有問題,當家長的也不應直接否定老師,“不能過度干涉老師教學?!薄白尯⒆硬粚懽鳂I(yè)!這和鼓勵孩子不學習有什么區(qū)別?”胡先生說。

  老師:沒有煩惱也能成文

  布置這道家庭作業(yè)的黃老師稱,要解答這道作文題,學生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成長的煩惱?通過具體事例反映自己的煩惱,主要是想訓練孩子運用各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自然是希望孩子們敞開心扉,說真話、抒真情。

  如果孩子沒能理解到什么煩惱,或者認為自己沒煩惱怎么辦?黃老師說,《成長的煩惱》并不限定只寫成長中煩惱的一件事,也可寫對成長煩惱這一話題的感悟,甚至可以以自己的思考和真實經(jīng)歷駁斥“成長有煩惱”。

  專家建議

  遇教育觀念沖突

  家長應該怎么辦

  夫妻在教育孩子時觀念觀點發(fā)生沖突怎么辦?重慶師范大學教授周小燕建議,雙方要冷靜表達觀點,客觀分析目的,最終都可以實現(xiàn)和解。

  遇到?jīng)_突后,家長雙方要進行自我察覺,就是要冷靜分析你所持具體觀點,理由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其實當夫妻雙方把最終目的攤開,會驚奇發(fā)現(xiàn)目的是一致的。既然目的一致,過程和方法就有融合、整合空間。這樣即便遇到?jīng)_突也能和解,和諧的家庭關(guān)系自然有利于孩子成長。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夏祥洲 通訊員 劉洋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孫林馨

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榮譽出品

行業(yè)合作:孫女士:028-85056429

手機:18780127311  郵箱:516396333@qq.com
聯(lián)系電話: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環(huán)路南四段22號

Copyright © 2010 - 2016 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