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雨眠起岷云,
漫漫蜀道踏歌行。
君子筆落潛山水,
一畫將成天既明。
近期,成都市中和中學辦公室副主任李苗、美術老師李敏、許碧溪及都榮婷等學生代表拜訪了中和中學杰出校友、著名畫家徐啟培先生。
徐啟培,字伯約,號完璧弟子、岷云秀士、聊真,生于1942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人,自幼酷愛書畫。1956年10月,拜著名畫家趙雨眠為師學習國畫;1960年9月,在趙雨眠老師的推薦下拜著名青綠山水國畫家趙完璧為師學習山水、花鳥畫;1965年6月,參拜著名花鳥畫家劉既明為師。在三位名師的精心指導下,數十年筆耕不輟,在繼承傳統國畫藝術的基礎上,潛心創(chuàng)作并將其發(fā)揚光大,F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特邀書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成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成都高新區(qū)趙完璧藝術研究會會長、成都市完璧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益州書畫院副秘書長。作品《春消息》被當代中國書畫名人圖錄選載,《風姿更艷》等被中華熱土大型畫冊和藝術人生畫刊選載、山水畫選載中國往事叢書刊登發(fā)行。
徐啟培的書畫研究室的墻上掛了十幾幅書畫,有徐老先生自己的作品,也有弟子剛剛完工的國畫,辦公桌后面懸掛著一幅書法“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正呼應了他對中和中學學子的叮囑:奮斗不休止。
感念恩師:傳承在我
五十年代的中和中學有著另外一個名字——華二中。徐啟培的中學時代正是在這里度過的,他的繪畫啟蒙也源于此。在十四五歲的年紀,徐啟培喜歡上了美術老師趙雨眠的山水、人物畫,于是想要拜他為師 “但是那時候太調皮,老師收我來干什么?那我就幫他掃地提水,最后還是成功地磕頭拜了師”。 畫畫這件事,班主任王伯騏老師是大力支持的,這使得徐啟培能兼顧學業(yè)與繪畫。
1960年,在趙雨眠先生的推薦下,徐啟培拜著名青綠山水國畫家趙完璧為師,學習山水、花鳥畫。趙雨眠先生于1972年去世,三年后徐啟培作《懷念趙雨眠先生》一詩:“桃李成游竹望山,長論筆法寫未完。江山依然不見老,不幸君故三周年。趙公作畫四十載,筆力精工勝石田。西蜀畫壇諸家子,皴法不及趙雨眠”。落筆之后,他帶著詩稿前往老師趙完璧家,把詩稿呈現給趙老師。“當時趙完璧畫家還是很悵然,我看到他正在畫梅花圖,就提詩一首:趙老作畫平生謹,開創(chuàng)山水勝古人。獨有寒枝傲冰雪,愿公生平見紅梅。”
而接下來的幾十年,徐啟培傳承了老師們的繪畫技藝,筆耕不輟,飽覽群家,常常“看他人的畫,用他人的不足來提醒自己”,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激勵后輩:奮斗不止
徐啟培告訴同學們,自己畫畫一坐就是半天,從前在煤油燈下畫,現在在電燈下畫,如果沒有畫完,就算到了十二點也是不肯睡覺的。“喜歡藝術,就要向藝術奮斗到底。”他建議同學們,“中學、大學找準目標,奮斗不休止。哪怕前進空間只剩下半步,也要盡全力進半步。”
美術老師李敏和許碧溪向徐啟培請教了國畫繪畫的專業(yè)知識。徐老先生講道,中國畫應當有筆、有墨、有骨、有肉、有神、有韻。“藝術界看畫,主要看用筆是否流暢,至于畫法,則各有千秋。”他還給喜歡繪畫的中和中學學子們提出了一些關于寫生的建議,“年輕人要以大自然為老師,多寫生,寫生要根據圖案學會取舍”。“現在的年輕人學國畫,可以臨摹,但不要選擇現代畫,而應選擇宋元畫來臨摹”。
獻禮母校:丹青在心
同學們很好奇以前中和中學是什么樣的。徐啟培回復,以前學校大門外有一片楠木林,改革開放后母校變了樣,樹林變成了街道,校園也越來越大,各種設施越來越完善。聽說近年來中和中學培養(yǎng)出了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學子,去年高考還取得了一清一北的好成績,徐老先生很欣喜。在我們離開時,他特地拿出了疫情期間和當代書畫名家們一起出的作品集《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送給在場的老師、同學們。母校九十周年校慶之際,徐啟培準備親手作一幅畫,送母校留存,用丹青來傳達對母校的懷念和眷念,并祝母校健康成長,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人才!(陳海燕 通訊員 高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