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衢州一中高二女生張樂怡正在教室專心聽課。
任課老師說,上高二后,張樂怡進步很快,這個漂亮女生不再狂熱追星而是心無旁騖地努力學習了,離她心目中的浙江傳媒學院夢又近了一步。
姜琦老師寫給申屠同學的信。
面臨分班
班主任手書40封信表達不舍
張樂怡的追星夢是在高一時被班主任姜琦老師的親筆信“罵”醒的。
26歲的姜琦是衢州一中的生物老師,也是張樂怡高一時的班主任。去年暑假結束后面臨分班,姜琦用了8天時間給班上的40個學生按照各自特點手書一封信,有鼓勵的有罵的,但都是為學生量身定制的。
姜琦從教3年,美麗大方,外向活潑。2017年下學期,姜琦成了高一(8)班的班主任兼生物老師。
在學生許杰眼里,姜老師“不像老師更像姐姐”,因為班上同學都可以和姜老師無拘無束地聊學習聊生活。
去年6月,高一(8)班面臨分班。雖然姜琦將繼續(xù)做高二的班主任,但大部分學生要分到別的班級。暑假在即,姜琦生出許多不舍,“我特別想向他們表達些什么,但總是說不出口。”
“我想起了學生常常在課間興奮地跑去收發(fā)室收信,所以我想著就用這種傳統(tǒng)的方式,來傳達我的所思所想。”
暑假前夕,姜琦向班上40名學生一一要了通信地址,承諾給孩子們一份暑期禮物,但也許是“作業(yè)和試卷”。
7月2日,姜琦開始寫第一封信,用的是學校的信箋,近1000字,工工整整地用鋼筆寫就。
7月10日,姜琦寫完第四十封信。8天之內,她給班上每個學生都寫了一封。信的抬頭全是“親愛的某某某,結尾全是from琦”,而內容則完全按照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做。
“剛開始的時候寫得還挺快,1個小時就能寫好一封,后來就寫得很慢了,怕有雷同顯得不真誠,最長的一封了寫了四個小時。”姜琦說。
寫完信后,姜琦特意趕到衢州市中心的郵局將信全部寄出。“家附近也有郵筒,但我怕弄丟。”
學生受感動
要把信壓箱底珍藏一輩子
7月中旬,40個孩子陸續(xù)收到信。
開始,時任班長申屠宇浩有些忐忑,他真以為老師會寄給他試卷,“我是一個成績不太好的人,看到試卷有點頭大。”
打開信封,抽出信箋,躍入宇浩眼簾的是老師娟秀的字體,一句“親愛的申屠”。
宇浩放下心來仔細讀,“老師拿我的復姓開著善意的玩笑,還建議我去學做PPT。”
申屠宇浩多次和姜琦談起自己想去政法學院和警校的理想。姜琦在信的末尾明確地告知“以你現(xiàn)在的成績很難進入政法學院”,但“目標已定,請堅持不懈”。
“老師是懂我的,這封信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我會珍藏在書房的抽屜里,謝謝老師。”申屠宇浩說。
17歲的許杰是衢州一中足球隊左后衛(wèi),開朗活潑,見到姜琦就聊個不停。“外人以為我們是姐弟。”許杰說。
許杰成績一般但榮譽感強,他和姜琦多次提到想當一次學校的護衛(wèi)旗手,“我想讓大家看到我的優(yōu)秀。”
姜琦在信中的一句話“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你站在國旗下成為護旗手”戳中了孩子的淚點。“我要把老師的信當做壓箱底的寶貝珍藏著。謝謝老師的鼓勵,我會加油爭取做一個護旗手,做一個好的足球運動員。”許杰說。
女生謝涵章,一個總會和姜琦擁抱的學生,她將信拍好存在手機的收藏夾里。“心情不好時就看看老師的鼓勵,也會去找老師給一個大大的擁抱。”謝涵章說。
犀利的批評
讓美少女不再追星而追學習
17歲的張樂怡一直生活在眾人的贊許甚至恭維中,有人說她像奶茶妹妹章澤天,還有的說她像神仙姐姐劉亦菲。她夢想著去浙江傳媒學院深造,做一個優(yōu)秀的電視主持人。
張樂怡家境優(yōu)越,父母都是企業(yè)家,這些因素讓青春叛逆的張樂怡愛上了網(wǎng)購和追星,而且近乎癡迷。
“她房間里全是明星海報,都一摞一摞地買,說她也不聽。”張樂怡的媽媽姜利君說。
姜琦平時和張樂怡的師生關系處理得不錯。姜琦寫信給張樂怡的時候,想要給女生下一劑“猛藥”。信開篇就“罵”:親愛的張樂怡,你就是一個懶鬼!一個目標不堅定的膽小鬼!
姜琦坦言,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心中也有猶豫,但“我和她的關系這么好,她應該能接受,畢竟是為了她好。”
張樂怡打開信的時候也有點懵。“沒想到一直和善的姜老師會這么批評我,但后來細想她也是為我好,不然不會在分班時對我這么說。”
讀完批評信的張樂怡似乎一夜長大,主動配合父母丟掉了臥室內所有的海報,搬出了別墅住進了學校,每次周末回家都會給父母一個深情的擁抱。
姜利君多次到學校感謝姜琦,并將姜琦寫給張樂怡的批評信塑封保存,“不能讓信泛黃變質,要在女兒讀大學后作為禮物送給她。這也是致謝姜琦老師的一種方式。”
“我在信中希望一些學生能夠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能和朋友坦誠交流,能孝敬父母,能從已經(jīng)工作的哥哥姐姐身上找到學習動力并不斷向前。如果寫信能和學生成為朋友共同進步,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姜琦說。
衢州一中高二年級副組長劉強說:“姜琦老師用真心真情關愛孩子,用理智情感守護孩子,用人文情懷引領孩子,創(chuàng)造著幸福并傳遞著幸福,值得老師們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