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線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三原外國語學校把農場搬進校園 給學生不一樣的春天

來源:四川教育新聞網  作者:陳子薇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18-05-09

春日校園,萬物復蘇。在這所學校里,學生們可以耕種花草、蔬菜,體驗春種秋收的喜悅;在這所學校里,學生們可以下湖捕魚,探尋自然的奧秘;在這所學校里,學生們與夏荷秋藕為伴,親手開啟書中的荷塘月色;在這所學校里,學生們可以走出校園,通過旅行增長見聞、開闊視野。L41四川教育在線

今年,春天般的三原外國語學校又有大動作:校園變身“開心農場”,“高級DIY”玩轉不一樣的實踐課程。種田、捕魚、挖藕、研學旅行……讓課堂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在三原,人人都可以是“頭號玩家”!L41四川教育在線

1.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三原外國語學校“校園農場”L41四川教育在線

挖掘學校優(yōu)勢資源 將“生活教育”融入生活L41四川教育在線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深深感染了三原外國語學校的教育者。L41四川教育在線

將“生活教育”融入生活,從2016年開始,三原外國語學校就開始挖掘、開發(fā)學校特有的資源優(yōu)勢,建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校本課程。經過思考和研究,曾成彬校長“看中了”學校占地400畝的校園。三原外國語的校園不僅廣袤開闊,植被覆蓋的情況也很好,被稱為“春天般的校園”。學校的三原湖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四季變化皆有景致。L41四川教育在線

2.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學生在三原湖里種藕L41四川教育在線

“一切為了學生”,三原外國語學校以學生為“圓心”,結合獨特的自然優(yōu)勢,開發(fā)了“種植”、“捕魚”等“農場課程”,把現(xiàn)實版的“開心農場”搬進校園,讓學生們“邊玩邊學”。L41四川教育在線

3.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校園農場L41四川教育在線

用“開心農場”打開語文課、生物課 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L41四川教育在線

“春天種下一顆希望,秋天收獲耕耘的果實。”學校將“農場課程”和教學結合,讓課堂走出室外,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養(yǎng)。L41四川教育在線

“農場課程”跨過地和湖,貫穿初、高中。夏天的三原湖荷花盛開,在語文課上,老師帶領同學們欣賞荷塘月色,讓同學們親身體會書中意境;在美術課上,老師們帶著學生畫荷花,進行實地授課;在生物課上,老師給學生們介紹荷花的種植,進行荷花根、莖、葉的生長研究等教學活動。秋天,“采藕”正當季,同學們可以下河床采藕,體驗勞動的樂趣。同時,初中學生在“農場課程”上采集的標本,也能用于高中課堂上的標本制作和生物課題的探索。L41四川教育在線

農場課程.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農場課程L41四川教育在線

“追求個體生命活力、追求個體做人成功、追求個人學業(yè)成功”,三原外國語學校不僅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視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真正將教育理念落實在教學中,讓學生們告別“讀死書”,在實踐中將學生鍛造成綜合性的人才。L41四川教育在線

“農場課程”正在進行時! 在校園解鎖種藕、栽花新技能L41四川教育在線

據悉,三原外國語學校的“校園農莊”在去年寒假就已經開始籌備了。初一年級每個班的學生通過班會課和午間教育時間,自主設計、討論種植方案,開學初方案通過筆選,用開種儀式拉開“農場課程”的序幕。L41四川教育在線

4.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校園農場L41四川教育在線

“我們班種了月季、草莓、辣椒等花卉和農作物,大家都很熱情地參與種植和維護。”初一4班的岳姝崎說,全班同學分為7個小組,每天都有小組負責花草的澆水、施肥等工作,同學們的行動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有經驗的家長不僅親自指導同學們開土、種植,還主動承擔起了節(jié)假日維護花草的任務。L41四川教育在線

同時,三原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們已經和三原湖進行了兩次“親密接觸”:第一次是把三原湖的水放干,同學們進行河底碎石泥沙的清理,第二次是學校備好藕種,同學們下湖種植。采藕、捕魚等更多有趣的課程也亟待解鎖。L41四川教育在線

5.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同學們和三原湖的“親密接觸”L41四川教育在線

搞不定“小農場”? 農科院專家、農民伯伯來幫忙L41四川教育在線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土地,也常常鬧出“設計方案太理想化難以實施”、“分不清農具”的笑話,同學們在生物老師的指導下,通過上網查詢,自己探索解決小困難。遇見大問題怎么辦?學校邀請了農科院的專家進校為同學們帶來系列講座,同時和家長配合,帶領同學們到種植一線,進行實地觀摩;學校還邀請了當地農民來幫助同學們將小農場“做大做強”。L41四川教育在線

“我們不僅收獲了農業(yè)知識,還鍛煉了自己鍥而不舍、勇于探究的精神。”初一8班的方伊靜談到,“農場課程”備受同學們的歡迎,大家都非常用心呵護自己的“小農場”。初一8班的班主任田勇介紹,還有一個月,同學們的農場就會小有收獲,屆時班里將把同學們種植的農產品分享給家長,也將會帶領同學們在市場上進行義賣。L41四川教育在線

6.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同學們的成果L41四川教育在線

“小小田”有大作用 “園藝治療”用植物打開學生的心L41四川教育在線

三原外國語學校一共劃分出了15塊土地用于同學們的實踐種植,其中五分之四的土地用于“農場課程”,五分之一的土地用于生物課研究和學生的心理輔導課程。L41四川教育在線

三原外國語學校結合現(xiàn)代教育的形式,設置了“園藝治療”課程,運用“植物”作為載體和媒介,讓學生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感覺到生命的變化、增加自我肯定。同時,通過實地種植、研究,排遣學生的心理壓力,釋放學生的不良情緒。L41四川教育在線

7.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園藝治療”課程L41四川教育在線

“當我走過去的時候,我不禁眼前一亮,多么漂亮的園子啊!”初一9班的歐陽同學寫下了“園藝治療”課程的心得,“園子外面有許多樹,當花開時,風一吹,花瓣一片接著一片落下來。”歐陽和同學們被菜園的美景吸引,他們用鏟子將手里的菜苗種了下去,等待一株小生命著生根、發(fā)芽。L41四川教育在線

“這堂課讓我學到了,做一件事要用心,努力地去做,要一心一意地去做。”歐陽同學滿懷期待,“這是我種的第一棵植物,我得看著它成長。”L41四川教育在線

8.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同學們栽種的植物L41四川教育在線

讓課堂走出校園 三原學子探訪“兩彈城”、川菜博物館L41四川教育在線

4月18日、19日,三原外國語學校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學生走出校園,兵分兩路在綿陽市梓潼“中國兩彈城”景區(qū)和成都市郫都區(qū)川菜博物館,開展研學旅行活動。L41四川教育在線

9.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2017年三原學子的研學活動L41四川教育在線

“研學兩彈城,傳承家國情”,初一、高一年級的同學們在老師們帶領下,游覽了綿陽梓潼兩彈城,了解兩彈城的歷史和發(fā)展,學習科研人員艱苦奮斗、拼搏不息的精神。初二、高二年級則變身“小吃貨”,在可以“吃”的博物館——川菜博物館里,參觀川菜典藏館、了解灶王廟祭祀禮儀文化、學習川菜制作,和家鄉(xiāng)“心連心”。L41四川教育在線

10.jpgL41四川教育在線

今年三原學子在川菜博物館的研學活動L41四川教育在線

“三原外國語學校的課外研學活動從2000年建校以來一直有開展,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三原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姜明賢表示,研學活動讓學生從個體生活、社會生活及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并逐漸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解決問題、創(chuàng)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L41四川教育在線

L41四川教育在線

L41四川教育在線

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三原外國語學校開設了許多校園實踐活動課程。學校堅持“實踐是認知的起點和源泉,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yǎng)需要在實踐中發(fā)展”,讓課程不再拘泥于傳授書本知識,而是通過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引導學生從實踐中學習,面對和解決各種問題,培養(yǎng)和鍛煉綜合能力。“實踐經驗來自于生活世界”,三原外國語學校的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的完整生活,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真實的空間和平臺。(陳子薇)L41四川教育在線

責任編輯:田媛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整理發(fā)布
網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3 川公網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川網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lián)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