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邛崍市寶林中學市級子課題組,在市名師工作室賴虎強專家的指導下,成功召開了“張景中院士教育數(shù)學重建三角教學實踐研討會”,標志著重建三角的教學實踐活動工作在該校正式啟動。
首先,賴虎強專家親自在寶林中學八年級三班給大家上了一節(jié)觀摩課——直斜之比與銳角的余弦定義。賴專家從同學們熟悉的趙爽弦圖導入,激情引趣,讓同學們快樂地回顧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1、角角關系:∠A+∠B=90°;
2、勾股定理:a²+b²=c²;
接著,從數(shù)系的擴張,過渡、延伸到一個直角三角形中角度確定了它的直斜之比,借助科學計算器和超級畫板數(shù)學實驗觀察比值——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引出余弦符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只要角度定了,則直角邊與斜邊之比是一個定值,由此引出了余弦的定義:(邊角關系)。為了幫助學生記憶,他還編制了口訣:直斜之比,夾角余弦。然后,結合余弦定義運用“算兩次”法,將同一個角的余弦算兩次,讓學生解決了過去借助相似才能解決的兩個常考題,同時,還證明了射影定理及勾股定理。最后,借助學生手中的一副三角尺,利用它們的三邊之比和余弦的定義推導出30°、45°、60°的余弦值,并緊扣中考考點,讓學生完成計算:
(北京市2017年)。這樣將傳統(tǒng)九年級《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下移到八年級之后,讓同學們能輕松地解決有關一些相似的難題。從整堂課的效果來看,老師教導精當,同學們學得輕松,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課堂練習質量高。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非常成功,知識生成水到渠成。此外,這節(jié)課讓同學們逐漸嘗試從三角的角度去解決一些問題,拓寬了同學們的視野,提升了同學們的思維能力。
課后,學校課題組成員就賴專家的這節(jié)課,紛紛談了自己的感受,高度評價了賴專家的數(shù)學思想,他們表示深受啟迪,收獲良多,并且認為:在八年級上冊開始下移《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既可以減輕九年級的教學任務,又有利于學生對“相似”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既可將正切與八年級的一次函數(shù)的知識整合,又可將余弦的定義與“中巧”的應用之一“算兩次”法一結合,輕松解決射影定理的證明等很多問題。
寶林中學校長、課題組負責人吳洪源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說,課題組此次重建三角教學實踐活動開展得很成功,希望老師們在賴專家的指導下,認真開展課題研討工作,使教學實踐更加有利于同學們的學習,為提高寶林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譜寫新的篇章。(陳海燕 通訊員 邵相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