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在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辦的成都市第六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評中,四川天府新區(qū)香山小學校應佳麗老師、向楊老師、李洋成老師帶領三年級胡玉博、劉梓妍、邢添榮、郭昕妍、麥宸宇5名同學參加的《一年級學生跳繩挑選與改造秘籍》蟬聯桂冠,榮獲成都市一等獎!
乘風破浪 蟬聯桂冠
繼2024年學校的《一塊黑板刷開啟的不同尋常的研學》獲得2024年成都市第五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評特等獎,今年,香山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一年級學生跳繩挑選與改造秘籍》蟬聯桂冠。連續(xù)兩次一等獎背后有怎樣的奧秘呢?其實答案藏在香山小學獨特的課程理念下。
“理想的未來學校,需要理想的未來課程!被谶@樣的理念,香山小學課程的目標指向是育人,是培育全面發(fā)展的人。這就需要在課程中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引導孩子打破學科間的壁壘,綜合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香山小學堅持開發(fā)原創(chuàng)融合課程,充分鍛煉孩子的學科融合思維;在發(fā)現問題后,教師從傳統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變?yōu)椤耙龑д摺,為孩子提供“腳手架”,鼓勵孩子自我解決問題,鍛煉其綜合實踐能力,培養(yǎng)“面向未來”的人。
在本次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一年級學生跳繩挑選與改造秘籍》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原來,在一次體育課上,三年級學生發(fā)現一年級學弟學妹們的跳繩有諸多問題:有的長到拖地,有的重如“小啞鈴”,有的跳兩下就打結,把這些“運動小將”愁得直撓頭。
01跳繩挑選
02跳繩改造
03成果推廣
在2025年4月18日天府新區(qū)體育學科跨區(qū)域聯合教研活動中,綜合實踐小組帶上了一起制作好的“竹節(jié)繩改良指導手冊”進行推廣宣傳,得到了市、區(qū)各級體育老師的高度贊揚。
其中天府新區(qū)體育教研員肖遙老師說:“此成果很有創(chuàng)新性,值得推廣,并且希望以點帶面,繼續(xù)做更多的體育器材收納改造!
日后,為優(yōu)化學生群體跳繩使用體驗,本研究擬通過專利申請確立技術方案的知識產權保護,繼而推進標準化生產流程的建立與產業(yè)化應用,以實現兼具便捷性與實用性的跳繩產品在校園場景中的規(guī)模化普及,切實滿足學生日常體育鍛煉及體能訓練的實際需求。
真問題 真研究 真實踐
香山小學在課程育人的理念下,本著以學生為本、活動育人的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活動的沁潤中引導孩子自我成長。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鼓勵學生從生活的細微處發(fā)現問題,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這份榮譽不僅是對香山小學師生創(chuàng)新實踐的高度認可,更是對綜合實踐教育價值的生動詮釋。通過此次項目,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科學探究的方法,更在動手實踐中培養(yǎng)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老師們也在與學生共同探索的過程中,收獲了教育創(chuàng)新的寶貴經驗,這一刻,研究與實踐就有了最大的意義。(江蕾)
蟬聯兩屆成都市一等獎,香山小學,師生,創(chuàng)新實踐結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