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成都市浣花小學校組織六年級全體學生參加了一場主題為“如何打造充電人際關系”的心理健康團輔課程,帶同學們體驗了一場精彩紛呈且意義非凡的心理成長之旅。
課程伊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詹姆斯庫克大學心理學碩士、國際催眠協(xié)會認證催眠師任玥霏老師用親切的笑容和溫暖的話語拉近了與同學們的距離。任老師憑借其深厚的家族系統(tǒng)排列師專業(yè)背景以及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為本次團輔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專業(yè)基礎。
在“如何打造充電的人際關系”部分,任老師從社會學和心理學視角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闡述了人際關系的本質(zhì)與類型,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和互動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際關系不僅是一種社會關系的構建,更是心理需求的滿足途徑。在講解“73855原則”時,任老師設計了有趣的語言、語調(diào)和肢體動作模擬環(huán)節(jié),讓同學們親身體驗到非語言信息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現(xiàn)場氣氛熱烈,同學們積極參與。
在“如何篩選益友”和“如何維系友誼”環(huán)節(jié),任老師結合自身經(jīng)歷和實際案例,幫助同學們清晰地認識到什么是好的朋友以及如何避免不健康的友誼關系。她強調(diào)“施與受”平衡法則在友誼中的關鍵作用,并通過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導學生學會真實、適當付出和真心對待朋友以及如何接受他人的好。
心理健康團輔課程的第二部分聚焦于“擁抱說了算的人生”。任老師分享了自己從學霸到學渣、被霸凌到成為咨詢師的豐富人生經(jīng)歷,以自身為例,生動詮釋了人生不自由的來源以及如何通過主動創(chuàng)造改變?nèi)松姆椒。在講解“ABC理論”和“重新定義自己三部曲”時,她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貼近學生生活案例,引導同學們認識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關鍵在于如何定義事件以及自己的態(tài)度和反應。
課堂上,任老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互動問答、情景模擬等,充分調(diào)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在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熱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現(xiàn)場氣氛活躍;互動問答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踴躍舉手發(fā)言,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情景模擬環(huán)節(jié),同學們通過角色扮演,切身體驗了不同的人際交往情境和應對方式。
課程最后,任老師鼓勵同學們勇敢地邁出建立健康人際關系的第一步,學會主動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并為同學們送上真摯的祝福,希望他們能夠喜歡自己、善待自己,過上值得的人生。
本次心理健康團輔課程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更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學會如何塑造健康的人際關系以及主動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同學們能夠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未來,浣花小學將持續(xù)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開展更多豐富多彩且富有實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浣小學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助力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自信前行,擁抱美好未來。(李林 通訊員 李尹)
成都市浣花小學校,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