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成都開始垃圾分類,垃圾桶也大變樣。愛觀察的成師附小萬科分校學子們立馬就發(fā)現了,愛思考的同學們對垃圾分類很感興趣,尤其是可回收垃圾。有同學注意到這部分垃圾并不能完全稱為垃圾,其中有一部分不用二次回收,能夠直接再利用,比如:在電商布滿神州大地的今天,每個小區(qū)的快遞室,依舊在忙碌著,垃圾桶中堆滿了隨處可見的快遞盒。
同學們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辨認出快遞盒的主要材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瓦楞紙,這可是很受設計師青睞的材料,究竟這些瓦楞紙有什么特別之處呢?可以怎樣廢物利用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在學校的支持下,大家決定利用科技節(jié)的機會,全校參加,集思廣益,開展“百變快遞盒”項目式活動。
“改造的目標是什么”“從哪些方面著手改造”“改造之后有什么價值”,是同學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因此各班科學教師利用科學課時間帶著孩子們進行討論分享,孩子們或自由組合,或單刀匹馬,利用課外時間通過自己掌握的方法觀察了解快遞盒的材料特點,借助網絡、書籍和詢問父母等多種方式積極搜集資料,學習前人的經驗,制定新的快遞盒再利用目標。
收集整理完信息,這回輪到同學們進行更細致的設計了,如何保證作品的實用性、美觀性,還有創(chuàng)造性呢?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制作出滿意的作品,離不開合格的設計方案。同學們需要用科學的實驗方法觀察選取合適的輔助材料,用優(yōu)美語言取上一個滿意的名字,用數學的測量知識確定作品的尺寸大小,再用美術的技巧和審美畫出并美化設計圖,最后利用工程的建造知識來動手制作成品。
在制作過程中,同學們精益求精,將制定的設計方案與大家分享,得到更好的建議,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反復完善改進,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介紹和評價總結,最終一點一點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變?yōu)楝F實,展現給大家!
通過這次“百變快遞盒”活動,同學們精心配合、認真討論、大膽實踐,體驗了steam項目式活動的魅力,了解了廢物利用的優(yōu)點,掌握了工程建設的技巧。同學們將所學的各科知識和方法進行遷移強化、融合應用,從而解決了真實的問題。培養(yǎng)了大家面對困難團結合作,集思廣益來解決問題的steam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會到“做”的成功和樂趣。接下來,大家會繼續(xù)帶著思考去實踐,在生活中發(fā)現問題,進行有深度的研究學習。不畏艱難,共同前行!(江蕾)
成師附小萬科分校,學子“變身”設計師,巧手改造快遞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