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僅成人在鋼筋水泥筑成的城市里快節(jié)奏地工作和生活,連孩子也不得不遠離山川、溪流,變的不分五谷,不辨花草,不識蟲魚鳥獸,面對“大自然缺失癥”的現(xiàn)狀,自然教育變的刻不容緩。為了幫助教師了解“自然教育是什么、如何帶領幼兒開展自然教育的活動”,2021年1月9日-10日,成都市第五幼兒園教育集團邀請到日敦社幼師學院付凱、楊潔兩位老師到園,利用園內豐富多元的自然材料,帶領五幼集團的老師們開展了一場理論結合實操、干貨滿滿的自然工作坊活動。
第一天,在有趣的自然游戲中本次培訓拉開了序幕,老師們在楊老師的引導下共同學習了自然歌謠,利用幼兒園內的大操場,體驗了《蝙蝠與蛾子》《小阿?巢瘛返茸匀挥螒,親身體驗如何將園內的自然元素與日常的活動與游戲相結合。緊接著在體驗的基礎上,付老師又結合“什么是自然教育”“如何打開幼兒的感官”帶來了一場深入淺出的講座。
下午,楊老師分享了多個幫助幼兒感受理解自然的手指游戲。隨后老師們分成小組,以回憶自己童年記憶里最深刻的精彩瞬間為線索,站在兒童的角度討論了“受幼兒喜愛的成人具有的品質”“幼兒最喜歡的環(huán)境”以及“幼兒最喜歡的游戲”。引發(fā)了老師們思考和反思應該如何與幼兒相處,幫助幼兒營造怎樣的環(huán)境以及開展哪些活動。最后,在回顧了一天的學習后,第一天的培訓在融洽的氛圍中結束。
第二天,楊老師首先結合四季,各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游戲活動,老師們在體驗中感受季節(jié)的教育。下午,付老師則從藝術活動的角度分享了自然藝術活動,引導老師們?yōu)橛變禾峁┴S富的自然類材料,鼓勵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中進行藝術性的表達。隨后,付老師又從“喚醒熱情”“集中注意力”“親身體驗”“分享靈感”四個方面介紹了自然教育活動的開展方式。老師們再次分成小組,嘗試以這四個階段的結構現(xiàn)場創(chuàng)編活動。老師們熱烈的討論,學以致用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至此,兩天的培訓在老師良好的反響中畫上句號。
本次活動利用了幼兒園內真實的環(huán)境、材料,并結合幼兒真實的生活場景,是自然教育與幼兒園資源有效結合的一次成功嘗試,五幼的老師們受益匪淺,作為一線的教師,雖然不能把孩子帶到更真實的大自然中,但卻可以把真實的自然帶進教室。通過收集各種自然的元素,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把自然的圖景通過游戲、歌謠、藝術等形式傳遞給孩子。為孩子在教室中營造大自然的氣息,讓孩子在這樣的氣息中打開感官,去體驗和創(chuàng)造。(孫林馨 通訊員 毛嘉)
成都五幼教育集團,“自然教育”主題,教師培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