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帶來深遠影響。我國即將率先進入“后疫情時代”,信息化背景下“未來學校”究竟該是什么樣的形態(tài)?面對信息化革命,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這不僅對教育教學帶來諸多挑戰(zhàn),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教育變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次凸顯。后疫情時代,教育應該如何轉型?
9月11日,成都市金沙小學語文教研組的老師們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教學活動。語文大組長王雪老師主持本次教研活動,就共同體建設專題分享、后疫情時代教育思考、教學常規(guī)工作布置、新教師教學常規(guī)培訓等方面進行教研分享。
六年級老師朱敏分享了“傾聽”佐藤學對話“共同體”。朱敏老師表示,“學習共同體”的展開是以“傾聽”作為核心和媒介的,“傾聽”不但是提升學生學習品質的重要方式,而且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學校內涵發(fā)展乃至社會生態(tài)變革的路徑。聽完朱敏老師的精彩分享,老師們感嘆:“傾聽既是一種修養(yǎng),也是一種能力。”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定義學習,思考技術如何賦能教育。”語文組邀請每個年級的代表教師進行精彩分享。
一年級云虹老師談及“十八線女主播”遇到的困境:聲音不夠甜美、環(huán)境不夠安靜、設備不夠專業(yè)、技術不夠嫻熟……可這一切都在團隊力量的“威懾”下各個擊破。一遍遍地錄音、深夜錄制、EV錄制、EV剪輯等,老師們不光新晉為“主播”,還練成了“半打子IT”。
二年級向淼老師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guī);ヂ(lián)網教育實驗。網絡教育是疫情期間的非常手段,也打開了新思路。未來,老師們要不斷提升自我,關注課堂教育,輔之以線上教學,雙管齊下,重構學習中心和學習流程,在教學領域取得更大的收獲。
三年級的胡海燕老師分享了教學經驗,指出由于疫情的影響,傳統(tǒng)教育(線下面授形式)一度無法正常開展,在線教育得到教育行業(yè)的重視。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前期,學校紛紛組織學生在家上網課。在線教育作為新興的獲取教育信息與服務的途徑,是孩子學習知識、了解世界的重要通道與窗口,未來的發(fā)展趨勢被普遍看好。在技術發(fā)展的今天,教育被搬到線上,或許對當下的教育模式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
“災難是最鮮活的素材,疫情是最深刻的課堂。”四年級王海琳老師表示,線上教學應注意“善用豐富的平臺與資源”,一定要注意教學的銜接。
五年級的王柔老師提出:學校及教師應正確認識在線教育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同之處,對國家課程內容進行必要的優(yōu)化設計,避免簡單將各類課程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呈現(xiàn)給學生。應分析梳理本學期相關課程整冊教材內容的特點,進行單元整合,提前整體布局,將適合、便于在線教育的內容進行遴選、統(tǒng)整和優(yōu)化設計,這樣既可以避免過多地耗費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又盡可能地提升了學生的在線學習效果。
“在線教育的發(fā)展,不得不讓傳統(tǒng)教育思考如何順應時代的更迭,進行自身的轉型,才能更好地為國家、為社會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六年級趙萍老師分享了疫情時代線上與線下融合教育的心得體會。趙萍老師指出,線上線下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可以構成一個融合的有機整體,相輔相成,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新時代教學管理的關鍵在于選拔、培養(yǎng)一批學術水平高、責任心強、教學效果好的優(yōu)秀教師擔任教學工作,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賦予教師較大的教學自主權,鼓勵教師進行創(chuàng)新和探索。教研中,楊嵐清老師還對新教師做了教學常規(guī)方面的培訓。培訓中提到的“統(tǒng)一教學進度、統(tǒng)一作業(yè)練習、統(tǒng)一批閱方式、統(tǒng)一考核制度”等規(guī)范性條例是對新老師教學工作的一次有力助跑。在楊嵐清老師生動的介紹與講解下,新教師對教學細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對金沙小學嚴謹有序的教學風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課堂是傳授知識的通道,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對于學校而言必須有溫度、有責任感,隨時關注學生的成長,讓學生作出好的改變。”后疫情時代,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讓互聯(lián)網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線上教育如何在疫情期間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實現(xiàn)轉型和發(fā)展?”針對這些問題,金沙小學的老師們積極探索。未來,他們將為學生搭建智能課堂,提供優(yōu)質服務,合理利用線上教育資源,著重培養(yǎng)孩子的多樣化、個性化,促使教育成果最大化。
新學期即將起航,成都市金沙小學的老師們已經準備就緒。陪伴孩子成長,用耐心和愛澆灌每個生命,讓語文真正成為浸潤孩子們精神世界的學科!(賴波)
成都市金沙小學,后疫情時代,成都市金沙小學語文組共研線上線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