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成都市草堂小學西區(qū)分校(以下簡稱:草小西區(qū))舉行新人文講堂,本次講座特邀學校法治副校長、西南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成都市政協(xié)委員何霞副教授。何教授為老師們帶來主題為《性別平等教育進課堂》的講座。
講座伊始,何教授拋出兩個日常問題:
Q1:朋友生寶寶,如要送新衣,會選擇什么顏色?
——男寶考慮藍色,女寶當然是紅色。
真相:藍色表示清新、寧靜、憂郁,女孩子真的不適合嗎?紅色熱情奔放,在古代有一定的攻擊意味,有玩槍玩箭的男生吧。
Q2:四川“男女平等”現(xiàn)狀怎樣?
——這個問題還需要回答嗎?“耙耳朵”這個具有地方色彩的詞語就是答案,何必宣之于口,給在場男同胞留點面子吧。
真相:這得拿數(shù)據(jù)說話,四川某些地區(qū)新生兒性別居然達到了149:100,數(shù)據(jù)的背后代表在生育前得知了寶寶性別后,就人為中止妊娠。
接下來,何教授從“什么是社會性別”“性別平等、男女平等與保護婦女權(quán)益三者是否等同”“教學中如何融合性別平等”三方面闡述了現(xiàn)下如何進行性別平等教育。
其中,何教授在社會性別中指出“社會性別逐漸成為一種規(guī)制”,也就是說當今普遍認知從生理性別上就規(guī)定了人的行為/氣質(zhì)——男剛女柔。何教授請老師們分別說出5個代表男女特點的詞匯,男性是強壯、帥氣等,而女性則以溫婉為主。何教授反問女性就不能帥氣,“暖男”這個詞是怎么來的?另外,當今社會仍因生理性別差異而劃分出不同的角色及責任分工,目前中國更多的家庭是傳統(tǒng)式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媽媽得多分出一些精力照顧家庭照顧孩子。周末時送孩子上興趣班的一般是媽媽,就連結(jié)婚時,也是新娘的爸爸將女兒的手交到新郎手中,叮囑一句“我把女兒交給你了……”
一個多小時的講座在一片輕松愉悅中開啟,又在歡聲笑語中結(jié)束,何教授將性別平等、科學數(shù)據(jù)、當今熱點新聞、生活習慣和社會認知融入在一起,讓大家重新去看待當今社會中真正的“性別平等”。或許我們可以想象某天的某場婚禮,雙方父母牽著自己孩子一起走到臺上,沒有誰交到誰手中。(孫林馨 通訊員 張潔)
性別平等教育,草小西區(qū),新人文講堂,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