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成都市東城根街小學A區(qū)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們迎來了一次家庭教育盛宴。青羊區(qū)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科研室主任、家庭教育專家李萍老師為家長們帶來了一場題為《家校共育,讓教育不留遺憾——有效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精彩講座,指導家長如何與學校、老師形成有效溝通,做好家校共育,幫助孩子一起完美轉身。
李萍主任從明確有效區(qū)別、孩子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表現(xiàn)、幫助孩子適應小學學習的對策三方面進行講述。由身邊的案例談起,李萍主任首先為大家明確了幼小最大的區(qū)別:主要任務、學習環(huán)境、行為規(guī)范均不同。幼兒園以玩耍、游戲為主,小學以系統(tǒng)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主;幼兒園基本置身于吃喝拉撒睡為一體的環(huán)境中,較為隨意,而小學對學習、玩耍、運動行為都有規(guī)范的場地和要求;在幼兒園,隨時喝水、上廁所、說話、玩玩具都是理所當然,而小學在上課期間,原則上是不允許喝水、上廁所或者玩耍的。
在這樣的轉變下,孩子可能在行為、情緒、學業(yè)上出現(xiàn)一系列的不適應表現(xiàn)。例如:坐不住、好動、隨意,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建立情況不佳,冷漠、孤僻、不快樂,聽說讀寫具有一定障礙等。
李萍主任強調,家長首先要樹立先進理念,認可每個孩子生命和人格的平等。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的成長是有規(guī)可循的。要引導孩子認可學校教育,引導孩子愛校、愛老師,平等地與老師交流。要堅持個性化、差異化、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方法,重在培養(yǎng)好習慣。李萍主任還就放學回家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為家長們提供了“五部曲”寶典。最后,李萍主任還為一年級的孩子們提出了“怎樣做一個合格家長”的八點建議。
關于家校共育,李萍主任將貼切生動的案例用平實親切的話語向家長們娓娓道來。在熱烈友好的氛圍中,家長朋友們獲益匪淺。家校共育,與孩子一起成長,讓教育不留遺憾。相信大家所做的一切,都一定會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成都市東城根街小學)
成都市東城根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