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7月14日成都訊 記者 孫林馨 張童童)7月14日上午,廣東省茂名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培訓班一行到成華區(qū)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成華特校”)交流訪問,成華特校校長劉小龍一行對前來的教育同仁表示熱烈歡迎,并陪同參觀了校園建設,出席了交流會議。
在成華特校副校長吳玉芹、覃佳利的帶領下,培訓班分為兩批,開始了參觀之旅。在介紹中,培訓班觀摩了校園內引入城市元素打造的“模擬小城市空間體驗文化”——紅綠燈、斑馬線、互動游戲、心愿樹等,通過這些深入校園的體驗和學習,學校旨在加強對于特殊孩子的安全教育,立足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實際考慮,加強學生的生活能力、身體鍛煉、表達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學校別出心裁的設計和長遠的思考引發(fā)了現(xiàn)場老師們的贊嘆。
在教學樓區(qū)域,培訓班深入觀摩了“模擬小城市空間體驗文化”的元素應用——梯貼文化、家居館、愛心超市和誠信銀行,陳列學生手工作品的藝術館和快樂手工坊,這些設計真實地還原了社會生活場景,引起了老師們的極大興趣,并紛紛贊嘆其逼真度。參觀人員在觀看中也不時與講解老師互動,詢問學校歷史、具體教學措施等,并對學校的努力和成就表示肯定。
在交流探討階段,成華特校校長劉小龍做了題為《殘建共融,建設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特殊教育》的分享,從融合教育(隨班就讀)認識、區(qū)域融合教育基本情況、區(qū)域融合教育實踐以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課程建設四個方面進行交流。劉小龍校長從國家特教政策、特教資源中心服務對象及特教資源中心概念談了對融合教育的認識與理解;介紹了成華區(qū)近年來縱深推進區(qū)域融合教育大發(fā)展——建立了從政策支持、經(jīng)費保障、督導評估、組織保障、資源布局、教育資助到資源庫建設等多元、立體的支持保障體系,形成了“片區(qū)化、圈層化”融合教育模式;進一步推動區(qū)特教學校職能向區(qū)域特教資源中心轉型,初步形成了評估安置、師資培訓、巡回指導、教育咨詢、特教研究、送教上門、考核評價等七大職能。
在交流會上,劉小龍校長還特別提到成華特校的核心教育理念——讓生活走向課堂,讓學生走向社會。他表示,特殊教育不是孤立的、隔離的,讓學生適應社會生活、擁有美好未來是教育的目的。茂名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古祿安在現(xiàn)場發(fā)言中肯定了學校的先進辦學理念,贊揚了學校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創(chuàng)設、培智課程建設以及區(qū)域高質量高水平推進融合教育發(fā)展舉措,表示學校的建設和布局值得學習,并現(xiàn)場發(fā)出邀請,歡迎成華特校的教育同仁們到廣東交流參觀。
特殊教育,成華區(qū),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