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線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溫江區(qū)小學道德與法治基于生活化“三學”課堂實踐研究活動在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舉行

來源:成都七中實驗學校  作者:張紅 通訊員 張藝藐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19-05-23

5月22日上午,溫江區(qū)小學道德與法治基于生活化“三學”課堂實踐研究活動在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舉行,全區(qū)道德與法治教師代表與河南洛陽跟崗學習班主任參會,小學部校長許麗萍與學習方法報主任陳力蒞臨現(xiàn)場指導,區(qū)研培中心教研員趙輝主持此次活動。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它旨在使兒童從小知道珍愛生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二年級七班教師李洪根據(jù)二年級孩子的年段特點,從實際學情出發(fā),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教給了他們選擇安全游戲的方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還讓他們在游戲中學會了如何與同伴相處,提升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三年級五班教師湯敏帶來了課例《好朋友真誠相待》,引導孩子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同學。處處留心皆學問,湯敏老師基于生活化的選材,讓孩子們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中。湯敏老師以發(fā)生在孩子身邊的故事作為案例,引導他們層層深入地進行討論,幫助他們剖析朋友間發(fā)生矛盾的原因,并總結出了與同伴和諧相處的方法策略。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課后,葉曉琴老師做了《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專題分享。葉曉琴老師談到,學生的“自學”、小組的“合學”、班級的“群學”能夠極大地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應以生活為基礎,以活動為載體,以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立德樹人”為最終追求。教師應將課程的教學與相關學科以及班隊活動、學校德育活動、節(jié)日儀式等緊密結合,從中捕捉、挖掘鮮活的素材,調動學生的經(jīng)驗來學習,同時還應將課內學習延伸至校內外其他的學習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在專題研討中,各學校的老師圍繞此次教研主題和兩位老師的課例做了精彩發(fā)言,教研員趙輝高度肯定李洪老師和湯敏老師的課堂,并談到,兩位老師都能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興趣,鼓勵他們去大膽嘗試,從而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課例選材新穎、立意鮮活、形式多樣,很好地契合了孩子的年段特點;兩位老師能及時捕捉課堂現(xiàn)場生成的問題,并加以引導,體現(xiàn)了執(zhí)教者具有把握課堂的能力和把課堂深刻下去的功力。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6lt四川教育在線

學科生活化,教學活動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踐行溫江區(qū)“學為中心”的“三學”課堂變革中,成都七中實驗學校一路探索,一路實踐,一路收獲,一路成長。相信追尋《道德與法治》的詩和遠方,七中實驗學校自會收獲一路歡歌,一路陽光!(成都七中實驗學校)6lt四川教育在線

七中實驗學校,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溫江區(qū)小學道德與法治基于生活化“三學”課堂實踐研究活動
責任編輯:田媛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wǎng)整理發(fā)布
網(wǎng)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3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川網(wǎng)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lián)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