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風趣、睿智的鄭華老師,在4月28日下午為勝西小學語文組的年輕老師們,呈現(xiàn)了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例。
鄭華老師執(zhí)教的《包公審驢》,教學設計巧妙,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重難點把握到位,課件制作新穎有效。
課堂引入簡潔、利落,用復習故事內(nèi)容:故事主要講什么?包公審驢的起因是什么?為什么非得審驢?三個問題導入新課,理清課文脈絡,使文本清晰呈現(xiàn)在眼前。
鄭華老師相信學生,敢于給學生放手學習的機會,導學自然輕松,過渡語巧妙流暢,不著痕跡。鄭華老師面向全體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生放在與教師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了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從而調(diào)動課堂中學生的積極參與性。重視學生的自讀自悟,給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小組分工合作學習,鄭華老師在此做畫龍點睛性的指導,學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鄭華老師善于啟發(fā)誘導,“小組合作,拓展延伸”的設計,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贊美包公小練筆”環(huán)節(jié),有效幫助學生總結(jié)出包公的為人。正如陶行知所說,“先生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教學有法,貴在授法,鄭華老師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涵,巧妙地把課文的閱讀與寫作的指導有機結(jié)合起來,讓閱讀更好為寫作服務。最后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也巧妙,對比包公的智慧,小偷的智慧,對比中見“真”智慧,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課后,語文組的青年老師們就此課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對于老師們關(guān)于朗讀指導的疑問,語文部長丁璐老師給予了指導:學生朗讀的指導可以分為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驟:字詞認讀學習后,可以放入長句中,把字音讀準,同時把句子讀通讀順;第二步驟是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再進行有感情地指導朗讀。除夕以外,還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朗讀,如老師范讀,分句朗讀,分角色朗讀,這樣可以調(diào)動孩子們朗讀的積極性,提高孩子的朗讀能力。
鄭華老師的這節(jié)語文課實實在在為課文服務,為學生服務,圍繞教學重難點,層層鋪墊,循循漸進,讓勝西小學語文組的“小鮮肉們”受益匪淺。(勝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