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7日,成都市教科院“新舊教材銜接專題培訓”送培到邛崍活動在南街小學階梯教室舉行,全市40余所學校、近300名骨干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語文教研員羅良建、遠川教育閱讀研究院院長張建、全國兒童整書讀寫教學現場課一等獎獲得者宋雪松、邛崍市教研培訓中心主任張永紅、邛崍市教研培訓中心副書記鄭艷霞、邛崍市語文教研員王艷倫等領導、專家蒞臨現場。學校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從籌備到正式舉行,校長王頏、副校長周艷和全體語文教師都參與到活動中。
鄭艷霞副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此次“語文統(tǒng)編教材與舊教材的銜接專題培訓”是一場及時雨,為邛崍各學校的教師帶來了新教材編寫思路和理念,為大家實現新舊教材的平穩(wěn)過渡提供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羅良建老師作了“部編版教材銜接及新教材背景下的兒童讀寫”的專題講座,從“部編新教材特點、閱讀策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等方面,詳細向老師們介紹了新教材帶來的變化、交流過渡銜接的方法。羅良建老師指出新教材人文要素與語文要素雙線組合,以教材為例,指導教師提煉語文要素,實現過渡;以閱讀為例,突出信息提取、復述、讀寫結合等策略習得。
宋雪松老師展示了整本書閱讀《一顆遺失的扣子》。宋雪松老師以“帶著問題預測”為主題,生動具體地向老師們展示“預測策略與提問策略”如何在課堂上得以實現。宋雪松老師以“偵探”的形式去讀故事,向破案一樣去預測和還原,牢牢抓住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整堂課詼諧有趣,潛移默化地滲透閱讀方法。
邛崍市南街小學語文教師、成都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邛崍市學科帶頭人高仙瓊呈現了整本書教學指導展示課——《城南舊事》讀書分享會。高仙瓊老師從“人物”開始聊起,孩子們積極分享自己對書中人物性格特點的理解;關于“厚嘴唇叔叔”的好壞,孩子們迸發(fā)出思想的火花;對書中語言的品味,孩子們感受閱讀的魅力。
張建院長對兩位老師的示范課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他們踐行了新教材“注重閱讀策略”理念,為大家提供了精彩的閱讀盛宴。張建院長指出:1、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無限強調閱讀的重要性,“語文統(tǒng)編教材專治不讀書”,孩子的閱讀能力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而是學生自己讀出來的,在閱讀中進行學習。2、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最重要的就是語言的建構與運用。3、閱讀是分層次的,從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依次提高。4、統(tǒng)編教材聚焦“預測與提問”,提倡用其他文本來代替“教方法”,再回到教材中去“用方法”。5、關于整書閱讀,她提出整書閱讀離不開文本,遵循整書讀寫原則,使閱讀有趣,讓孩子愛上閱讀;使閱讀有效,學會閱讀策略;使閱讀有用,成為終生學習者。
培訓活動從上午九點到中午十二點半,整個會場座無虛席,相信,邛崍的語文教育事業(yè)在專家的指導下會再上一個新臺階。(邛崍市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