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國氣候變化教育項目二期總結會在西安舉行,成都市金建小學教師范明作為成都市代表參會,并作為優(yōu)秀項目代表發(fā)言。
此次會議由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西安市綠世界環(huán)境宣傳教育發(fā)展中心主辦,來自中國氣象局氣候中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zhàn)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陜西省環(huán)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項目試點城市合作伙伴、試點學校等四十多家機構的6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
此次會議是為期三年(2016-2018)的中國氣候變化教育項目(二期)的最終總結和成果展示,總結會由陜西省廣播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唐坤主持,中國民促會副秘書長王香奕和陜西省環(huán)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楊松峰分別致辭。
王香奕提到:“中國民促會發(fā)起的中國氣候變化教育項目于2012年9月啟動,經過6年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項目通過教材開發(fā)、教師培訓、氣候變化教育競賽、國際交流、政策對話等活動推動氣候變化教育進課堂。剛剛落下帷幕的波蘭氣候大會(COP24)通過了《巴黎協(xié)定》的實施細則,各國需要在這份細則的指引下推動本國本領域以及本人的氣候行動。社會組織和學校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參與方,正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全社會的倡導與推動。”
成都市金建小學校自2017年參加項目,經過不懈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將氣候變化內容納入常規(guī)科技活動中,在學校的校園氣象站活動中專門開設了氣候變化教育課程,由專門老師進行互動性教學。
采取學生參與、體驗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全球環(huán)境狀態(tài)及全球氣候變暖給我們生活造成的影響,激發(fā)學生面對危機想對策,形成身體力行做環(huán)保的意識。積極開展社會調查與考察,讓學生參與垃圾分類、氣候變化、能源消耗、環(huán)境污染等方面的調查,并撰寫報告。
兒童、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這個時期正是世界觀在逐漸形成的重要階段,給這張白紙寫上什么樣的字,會留下永恒的烙印,通過環(huán)境教育的形式,傳授所掌握的知識來促進青少年行為的養(yǎng)成,這是搞環(huán)境教育的最終目的。
中國氣象局氣候中心研究員張稱意提出了對項目下一階段的期望:“今天說到氣候變化教育,用毛主席的話說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氣候變化教育一定可以燎原,氣候變化教育進農村、進城市、進社區(qū),進到祖國的每一個角落,一定能看到更多更好更富有創(chuàng)意的成果。”(成都市金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