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上午,石室小學特邀著名兒童心理學專家陳默到校為六年級孩子及家長召開“我的青春我做主”專題講座。
講座分為“長大的我們”、“接納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朋友和友誼”、“自控才能自主”、“我的情緒我管理”、“我們的學習”、“男孩女孩做朋友”八個話題。陳默老師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吸引了在場所有家長和孩子的注意力,通過生動實在的案例讓孩子們明白了進入青春期后自己身心的成長變化。
長大的我們
春天里的每個男孩都像一棵欣欣成長的樹,每個女孩都像一朵悄悄綻放的花。陳默老師用簡單明了的表格讓孩子們了解了自己身上的變化都屬于正常的成長。
接納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因為我是唯一,在這個宇宙里我是唯一存在,沒有第二個我,我要做最好的自己。”陳默老師簡潔勵志的話語說到了每個孩子的心坎里。
朋友和友誼
陳默老師讓孩子們齊誦一首小詩:“朋友,我想愛你,而不是抓住你;我想欣賞你,而不判斷你;我想和你在一起,而不侵犯你;我想要求你,而不強求你。我想離開你,而無需道歉;我想批評你,而非責備你;我想幫助你,而非侮辱你;如果我也能從你那里獲得相同的對待,那么我們就可以真誠相處,豐潤彼此的生命。”
孩子們在洪亮的朗讀聲中,對友誼有了更深層的體會。
自控才能自主
而面對增強自控能力,陳默老師和孩子們充分互動,讓他們暢所欲言,再教給他們方法:要事第一、每日原則、日清日新,在自控中學會自主等。
我的情緒我管理
“情緒失控怎么辦?憤怒?傷心?生氣?嫉恨?這些所有負面情緒的結(jié)果只能是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我們要學會解決問題,改變自己的想法。學會控制情緒才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陳默老師通過有趣的漫畫,讓孩子們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和異性交朋友的原則。生動詼諧的語言、平易近人的講演都贏得了學生和家長們的陣陣掌聲。
會后,家長紛紛感嘆:“陳默教授深入淺出地剖析了青春期孩子們正在經(jīng)歷或即將經(jīng)歷的各種變化,也分享了在孩子‘自控’與家長的‘他控’中,我們需要‘溫柔以待’地面對這樣‘鎮(zhèn)痛’的過程,給孩子迎戰(zhàn)困難的內(nèi)在力量!相信會后孩子們收獲的也是滿滿的正能量和積極面對問題的好辦法。”(成都市石室小學)
鏈接:
講師陳默個人介紹:
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特約咨詢師;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特約專家;上海市心理協(xié)會基礎(chǔ)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任《中國兒童報》《少年科技報》《新聞晚報》《新德育》等報刊專欄作者。
個人經(jīng)歷:
華師大教育心理碩士課程進修,96年起從事心理咨詢工作。接觸過從幼兒、小學、中學、大學、職場青年大量疑難心理個案。在臨床上用三維診斷法,“五行”管理綜合干預法診斷矯治原發(fā)性學習困難。深入家庭內(nèi)部以平衡家庭結(jié)構(gòu),改善夫妻關(guān)系,調(diào)適學生人格矯治繼發(fā)性學習困難,為兒童、青少年、職場人士各類心理問題提供幫助支持。
常在大、中、小學,機關(guān)、企業(yè)開設各類心理講座,以及職業(yè)認證機構(gòu)擔任心理課授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