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秋蘭飄香。在這美麗的季節(jié)里,成都市熊貓路小學的薛雨、沈奕希、吳雨霜、佘星星四位老師于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來到北京市五一小學,參加為期一周的“中芬教育交流與培訓”以及向五一小學的導師跟崗學習。
在這次“中芬教育交流與培訓”現場會上,老師們第一次領略了芬蘭教育的精髓與魅力,他們知道了學習不僅是了解事實,更多的是學會學習以及探測世界。
現象式主題教學讓老師們感悟到如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也讓老師們認識到現象式教學不是小課題,它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學生、來源于社會關注。其核心是真實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家政課程是一個以小見大的課程,在這個小小的課程里,更是將分類學、飲食文化、禮儀文化、藝術審美等拓展性知識引入課堂,家政課程的真正意義,不僅體現了學科之間的融合性,更是要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
在參加“中芬教育交流與培訓”的同時,老師們還在五一小學拜師學藝,練就熊貓功夫!
吳雨霜老師在談到跟崗學習以來的最大體會和感悟時說:“在跟崗學習中,我們聽到了很多節(jié)真實的常態(tài)課,它并沒有過多的修飾,但卻讓我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這樣的課堂讓我感到樸實、自然,遵循了學生身心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
佘星星老師在這五天的學習中,深刻感受到了閱讀不僅是提高孩子學業(yè)水平的砝碼,更是改變學生人生的寬度與厚度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五一小學韓老師還和佘老師交流了關于作文教學的心得:一是注重學生自己的評價,學會找出自己作文里的“閃光點”;二是在閱讀中積累素材、積累語言。
在跟崗學習的五天時間里,沈奕希和薛雨老師還參加了五一小學英語工作坊。在李老師和王老師的幫助下,閱讀了《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版》關注小學英語教學的熱點話題,思考探索了小學教育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反思,真正體驗到了調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更好地展開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這使得整個課堂變得有效且更具生命力。
除此以外,老師們還了解到了五一科學和高效的教學管理和德育體系。師徒結對、辦公室發(fā)展共同體、智勤學院給青年教師和骨干教師搭建了學習的平臺、展示的舞臺,更為老師們創(chuàng)設了成長的空間;貼近教學的校本培訓,讓教師精準把握評價導向和教學重難點;教育新樣態(tài)課堂實踐研究和整本書閱讀研究等有效的教學研究助力課堂教學和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金秋十月,在這收獲的季節(jié)里,老師們也是收獲滿滿。他們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獲寫在紙上,記在心里,也將運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之中,掀起自己的課堂革命!(魏雅莉 通訊員 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