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迎著同學們的呼喊,溫和儒雅的蘭老師走進了書法教室,他是三年級五班蘭雨辰同學的爸爸,在本次家校共育課中,將帶領三年級五班的同學走進書法的世界。
班里大部分同學都是第一次上書法課,第一次接觸毛筆,感覺很新鮮。“古代人都用毛筆寫字,可我拿在手里怎么握都感覺不對勁?”好多同學心里都有這個疑問。
蘭老師首先告訴大家:書法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筆一劃,間架結構,整體布局,都要按照一定的規(guī)矩,寫出來的字才好看。他告訴大家學書法就是要學習筆畫和結構,而書法之美又體現(xiàn)在作品的章法氣勢之美,給人不一樣的美感。他還說寫書法的筆和紙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根據(jù)筆的軟硬,可分為軟毫、硬毫、兼毫,有趣的是嬰兒的“胎毛”是做軟毫的好材料。蘭老師特別強調了寫書法的姿勢,給大家示范了握毛筆的手勢,起筆運筆的姿勢。在他耐心的指導下,同學們握毛筆的姿勢也像模像樣了。
蘭老師還告訴大家,古人在寫字之前,要先凈手再耐心的磨墨,同學們都很認真的感受了磨墨的過程,一根上面有龍圖案的墨錠在硯臺里平穩(wěn)推按,清水逐漸變成了黑黑的墨汁,這樣就可以沾來寫字了。
同學們還想繼續(xù)寫,可惜下課鈴響了,一節(jié)書法課就這樣就結束了,同學們都舍不得離開書法教室 。(賴波 通訊員 李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