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四川邛崍的宋秉英帶著一歲半的兒子前往廣州探親,在成都火車北站買票時,孩子卻意外走失。去年,一位名叫張健的河北男子被家中親人告知并非親生,便四處尋找親生父母。經(jīng)過公安機關(guān)身份信息比對,張健就是宋秉英丟失的兒子,8月22日上午,時隔30年,張健和親生父母相認,一家人終于團圓。
網(wǎng)絡(luò)配圖
一別30年邛崍走失孩子今與父母終相見
“像像像,你看,眼睛這上半截最像,就是他了。”收到派出所內(nèi)的親人發(fā)出來的一段視頻,公安局門口守候的一家人圍在一起討論起來。
22日上午10點過,邛崍市公安局門口,一位母親牢牢挽住一青年男子的胳膊,在家人陪伴下走出公安局門口。
在半小時前,經(jīng)身份信息比對,邛崍市公安局向張健和閻大鵬、宋秉英兩口子宣布了他們的親子關(guān)系。這一刻,閻大鵬和宋秉英已經(jīng)等了30年。
“30年了,我們終于找到兒子了。”走出公安局門口,閻大鵬不停向眾人感謝。“這就是我兒子,他右手手肘是小時候玩煤油燈時留下的印記,脖子后面也有幾個胎記。”
帶兒子去探親在火車站內(nèi)玩“躲貓貓”丟失
1987年,兒子出生2個月后,閻大鵬便被工作單位派往廣州修鐵路。1988年7月6日,妻子宋秉英帶著時年1歲半的兒子,跟隨閻大鵬的兩位戰(zhàn)友一同前往廣州探親。
宋秉英正在火車總臺的簽字臺上履行手續(xù),兒子則在不遠處的中轉(zhuǎn)簽字臺旁玩耍。“他在和我躲貓貓,躲進去,又探頭出來瞄一眼。”宋秉英說,沒想到,當(dāng)兒子第三次躲藏后,便再也沒有探出頭來。“我趕緊跑過去看,孩子就不見了。”
慌亂的宋秉英趕緊發(fā)了電報,告訴在廣州工作的丈夫,孩子丟了。閻大鵬趕緊從廣州返回,兩夫妻暫住在新津一位戰(zhàn)友家中,在成都周邊尋找了2個月,孩子依然杳無音訊。
從未放棄尋找30年等到兒子歸來
生活在繼續(xù),夫妻倆又生下一女兒,但從未停止尋找。他們先后在公安機關(guān)、寶貝回家等公益組織上備案,每年都到公安局詢問情況,希望能夠?qū)せ貋G失的兒子。
另一邊,張健也長成大人。就在去年,他被自家老姨夫告知,并不是親生孩子。“他們覺得我現(xiàn)在也懂事了,怕我以后遺憾,就告訴我了。”張健說,得知消息后的一段時間里,自己一度陷入煩躁。“養(yǎng)父母對我很好,也鼓勵我尋找親生父母。但是30年了,要怎么找呢?”
隨后,張健前往公安機關(guān)備案,并將信息上傳至寶貝回家網(wǎng)站。今年6月,他接到邛崍公安局的電話,告訴他,四川有一對夫妻,也許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直到前天,走失30年后,他才第一次回到四川。
“我們會征求孩子的意見,再看往后怎么打算,我們是一切都愿意的。”閻大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