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教師例會上,經(jīng)開區(qū)實驗小學骨干教師暨第五屆“老帶新”工作總結會在學校四樓會議室隆重召開。本次會議既是對學期工作的反思和梳理,也是下一學期工作有效開展的起點。
虛心請教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作為新教師,不缺自信和沖勁,然而在教學經(jīng)驗上是稚嫩的。學校組織的“老帶新,一對一幫扶”活動給了許多新老師彌足珍貴的學習機會。張晏老師作為新教師代表,道出了自己在此次活動中收獲的點點滴滴。剛開學時,她就和師傅朱秀瓊老師“綁”在了一起,師傅甚至走進她的課堂上了示范課,只為讓年輕老師更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年來,她共計聽課63次,其中同年級聽課31次,不厭其煩要來師傅的敘事論文讀了又讀,及時總結好方法引入到自己的課堂中……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她在教學方面迅速有了大幅提升,備課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對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的選擇更游刃有余,課堂評價機制更完善了……除此之外,在科研方面也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追求卓越 才會在不經(jīng)意間追上你
對于骨干教師的發(fā)展,黃曉燕主任給出的建議發(fā)人深省,她認為,骨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要突破瓶頸期,成為青年教師的引領。在“思”中探索感悟進步,學習工作之余,要找出困惑之處,排除困難,不盲從,不輕信,這樣才能使所學轉化成自己的智慧,豐富自己的內在。在“做”中開拓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課堂為載體,讓“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循環(huán)”無窮循環(huán),讓課堂煥發(fā)出勃勃生氣,一人牽頭,多人參與,成立項目組、工作室,從一名優(yōu)秀教師成長為一名卓越教師。
最后,董瑞芳副校長講話給教師以指引,她指出老師的學習首先是自主學習,自我發(fā)展,學無止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管是新教師還是骨干教師都應該至少將自我一分為三:一個在實踐,體驗勞動的艱辛,享受教育的過程;一個在思考,指引實踐的方向,規(guī)劃自己的成長;還有一個“我”,站在一旁欣賞和評價,收集生活的陽光。(賈元東 通訊員 高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