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來自涼山州的語文骨干教師再次走進菱窠路小學充滿活力的研修課堂,一起探討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法。
涼山州的老師們在學校學術廳,認真傾聽和觀摩由菱小的三位青年教師為大家展示了三堂示范課。
第一節(jié)課是由二年級的艾曉瓊老師執(zhí)教,她帶領孩子們一起走進《瀑布》的美景,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去想象和感受,入境入情地感受瀑布的美麗和雄偉壯觀,并逐漸練習語言表達的能力,學著把詩歌改寫成一段話。
第二節(jié)課是由四年級的黃艷老師執(zhí)教《海上的日出》,黃老師深度解讀教材,整合了課內(nèi)多篇相關的文章來閱讀和對比,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整合了課內(nèi)閱讀,還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去拓展了學生視野和學習量。除此之外,本課時也是一個發(fā)現(xiàn)方法、學方法、用方法的目標聚焦的課堂。這樣的精心設計教學,也較好地適應了“一課一得”思想理念。
第三節(jié)課是由六年級的周宇老師指導孩子學習《古詩二首》——《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本課是從文本出發(fā),通過閱讀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周老師結合詩人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訓練,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和體會詩歌的意境,訓練了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學生也在朗讀體會的基礎上進行了習作練習,遵循了“學方法、用方法”的教學理念,深化了學以致用的目的。現(xiàn)場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也博得了老師們的陣陣掌聲。
下午的研討活動首先由二備課組的楊柳倩老師、四年級的馬海琳、六年級的馬燕華代表備課組進行說課,他們分別從課程標準、語文學科特點、教材解讀、學情分析等方面對上午的課進行了深入的解讀,接下來教研組長余謹乘介紹了學校語文教研組的研究成果,最后學校鄭書記介紹了學校教學管理及教師培訓的具體舉措。
一天的培訓讓涼山州的老師感觸很深,他們感受到了菱小的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感受到了菱小孩子們的活力自信!(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