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至20日,甘孜阿壩小學語文國培班、成都師范學院卓越班全體學員在國培首席專家姚翠薇、執(zhí)行專家謝麗莎的帶領(lǐng)下,分兩場對學員們進行了專題培訓。
作為國培特邀專家,3月13日,周學靜校長專程來到成都師范學院,為小語國培班及成師卓越班的全體學員帶來題為“在語文的世界里詩意地棲居”的專題講座。
“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我選擇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已知’,說說‘我讀懂了……’在新課結(jié)束時,我則選擇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評價能力,說說‘我喜歡……’喚起詩意的憧憬。”人們都喜歡聽故事,在輕松自在的故事氛圍中學到的知識、方法與理念,也就更加牢固而深刻。在講座中,周校長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堆砌,她借助一個個親歷的故事和典型的實例,為學員們串接起語文教學的“魂”,并特別就新版教材的新實踐為大家深入解讀了詩意課堂的內(nèi)涵與推進,以此“呈現(xiàn)詩意的文本,品味詩意的言說,感悟詩意的生活,延伸詩意的感動。”期望大家在語文的世界里詩意地棲居,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
聆聽了周校長的講座,學員們體驗了一場不一樣的教育之旅,這是一場教育人專業(yè)與心靈的對話,也是一場文學愛好者情懷與氣度的拓展;對國培班的老師和卓越班的學生來說,激發(fā)了他們對周校長所在學校的強烈好奇,希望能在明道實地參觀學習,聽一聽老師們?nèi)绾卧谡n堂進行進一步的實踐。
于是,3月20日,學員們啟程來到明道進行跟崗培訓,在黃智蘭主任的主持下,和低中高段的孩子和老師們進行了一場難忘的古詩詞對話。
在二年級靳曉珍老師《古詩里的顏色》一課中,靳老師首先通過冬天、春天的圖片來讓同學們感受畫中的美。接著由淺入深引入一系列古詩,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層層遞進、逐層深入,讓孩子們逐步感知詩中“顏色的妙處”,并試著能遷移運用。整堂課以一個主題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學習了一組古詩,設(shè)計活潑又創(chuàng)新。
六年級吳濤老師的《古詩二首》中,抓住送別詩情景交融的特點,將孩子們一點點帶入詩情,非常感人。吳老師首先通過學生對詩題的提問,理解詩題中的人名、字義、斷句和與詩人的情感。接著調(diào)換《別董大》與《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學順序,通過讓學生對詩中時間、地點、事件以及景色的分析,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通過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反復(fù)的誦讀感受詩人不舍、珍惜的情感;再通過變換“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標點符號,感受到詩人對友人的鼓勵,寬慰,從不舍、珍惜到鼓勵、寬慰,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來鼓勵即將升學的孩子們“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第三堂課是四年級楊曉棠老師的《游園不值》。楊老師在這堂課上分享了讀詩的三重境界:通過讀“清爽”讓孩子們讀準讀通詩句,解決難字難詞;通過讀出“味道”,讓孩子們感受詩中描繪的場景以及詩人情感的變化;通過給詩配畫表達自己對“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的理解;最后讀出“神韻”,以讀達情,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四年級語文教研組長馬安容老師的團隊建設(shè)講座《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主線分明、感人至深。從四個大點入手:分享、關(guān)懷、合作、共贏,馬老師向大家講述了四年級語文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所做的努力以及老師們之間對彼此的關(guān)懷、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分享快樂、在教學中分享經(jīng)驗,團隊的溫暖與活力實實在在感染著聽眾。
下午專場,在林華副校長的講座《語文教學之“斷舍離”》中,林校長首先以自身為例進行了真實的分享。她講自己經(jīng)歷中值得驕傲的部分,也講自己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值得反思的部分,進而從自家孩子的教育問題反思教師的教學真問題,并進一步追問“到底什么是小學生具體的素養(yǎng)?”接著以《沁園春·長沙》的教學設(shè)計為案例,設(shè)計互動對話,引導大家尋找一篇材料的一個切入點。
無論是教學課堂還是專題講座,帶給學員的都是滿滿的收獲與感動:
明道明道道到明,學生學生生聲學。
詩詞教學創(chuàng)新意,國學經(jīng)典成常態(tài)。
若問此學有所獲,明目醒腦益身心。
—— 九龍縣楊梅
明道分校的古詩教學讓同學們觸摸到了語文的溫度。行走在詩意的課堂,掬一捧古韻清泉,浸潤靈魂,滋潤生命,雨潤學生。
——瀘定縣童曉敏
新銳學校名不虛,人杰地靈孕英才,今日幸睹師風采,博古通今論詩文,兩州學子開眼界,要問有何感想言,千言萬語匯一句:若是師者都如此,天下教育皆有道!
——九龍縣張英
一群出口成章的莘莘學子,一支博學多聞的教師隊伍,一個銳意進取的領(lǐng)導團隊,打造了一所氣韻非凡的明道學校。走進校園,臨近心脈,那是一種超脫世俗的美,是筆墨紙硯散發(fā)著的一股恬淡的詩意氣息、書香韻味。
——理塘縣次仁拉姆
優(yōu)美的校園,彰顯詩歌魅力的校園文化,優(yōu)雅的老師,朝氣蓬勃的孩子……這是一所充滿詩意的學校。大氣內(nèi)涵、書香洋溢的《在語文的世界里詩意地棲居》;色彩繽紛、時尚活潑的《古詩中的顏色》;情真意切、飽含期望的《古詩二首》;清新自然、功底不俗的《游園不值》;快樂分享、團結(jié)合作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善于梳理、提高素養(yǎng)的《語文教學之斷舍離》……不管是課堂還是講座,都讓在場所有人目睹了孩子、老師的風采,啟發(fā)了大家的思維,引發(fā)了大家的思考。相信在這里成長的孩子定會“腹有詩書氣自華”,為“潤物無聲”的明道學校點贊!
——若爾蓋縣田瑩芳
兩場培訓,學員們收獲滿滿,也為明道老師和學生帶來了更大的成長機會。語文教學的詩意與視野,明道一直在努力!(賴波 通訊員 王瑜 宋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