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著名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老師走進芳草小學南區(qū),給芳草小學南區(qū)二年級的家長們帶來一場“怎么讓孩子愿意學習”專題講座。
孩子上二年級了,有的家長心里越發(fā)焦慮:為什么孩子上課注意力還是很難集中?為什么做作業(yè)還是磨磨蹭蹭?為什么始終無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為什么與其他孩子的差距越來越大?針對這些問題,陳默老師都在講座中從專業(yè)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角度為家長們進行了詳細解答。陳默老師是華東師范大學心里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特約咨詢師,是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從96年起就從事心里咨詢工作。接觸過從幼兒、小學、中學、大學、職場青年大量疑難心里個案。在臨床上用三維診斷法,“五行”管理綜合干預法診斷矯治原發(fā)性學習困難,對于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可謂是經驗豐富。
陳老師首先從生理、心理、環(huán)境三個方面分析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生理方面受遺傳、智力、身體條件等影響帶來的學習困難的孩子家長只能安撫,不能打擊;而更為中要的是要保證孩子身體健康成長,“養(yǎng)育”“養(yǎng)”在前,“育”在后,家長不僅僅保證孩子每天營養(yǎng)充足,更要關注孩子睡眠,不能讓孩子太過勞累,會損傷孩子身體的免疫力。心理方面則更為復雜,恐懼、不自信、焦慮等等都會導致孩子學習困難。0到3歲母愛缺失,陪伴時間不夠,會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恐懼就會悄悄滲入到孩子潛意識里。3到6歲是孩子開始探索世界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和勇氣最需要父親的陪伴和保護,如果這個時候父愛缺失,那孩子就會因為恐懼而停止不前。孩子的情緒最容易受母親情緒的影響,如果母親情緒不穩(wěn)定,則孩子也會愈加恐懼和焦慮。孩子的自信心更是與母親息息相關,母親對孩子的評價決定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母親是孩子自信心的來源。
影響孩子學習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家庭結構和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陳老師一一列舉了現代社會中常見的教養(yǎng)方式比如老人代管孩子的利和弊,并詳細地說明了如何發(fā)揮老人教養(yǎng)孩子的好處,如何規(guī)避老人教養(yǎng)孩子的弊處;也提到了離異家庭如何處理家庭關系問題才能化解父母離異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接著從孩子心理發(fā)展的角度告訴家長們孩子為什么愿意學習,是因為學習有趣味、能分享、有成就感,并列舉生活中的實例告訴家長們在引導孩子學習時應該采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有趣的方式。多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分享所學到的知識,多鼓勵多肯定給予孩子信心,帶給他們學習的成就感,這些都是讓孩子們愿意學習的秘訣。
陳老師的講座富有激情,語言簡練幽默,更有大量有趣生動貼近生活的真實案例,非常具有實用性和操作性。在提問環(huán)節(jié),更有家長抓緊機會提出自己孩子目前學習困境,陳老師也現場進行了詳細解答,盡心盡力來幫助家長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參與講座的家長們都表示很有收獲,希望學校能夠再多開設這樣的家長課堂。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們進入了小學,每天都在接受新的知識,每天都在學習、進步,家長更要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孩子們成長的腳步,才能給予他們最好的引導。世界在不斷改變,孩子們在努力成長,家長和老師若止步不前,終究會拖累孩子前進的腳步。學習,是每一個人,一生都要堅持的事。(賈元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