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一段父母教育孩子的視頻引起大量關注與討論。網友看完視頻后直呼:看得胸悶!
看個視頻還能“看得胸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站女孩兒方:這是弱者最后的倔強
講真,看完視頻,小編也覺得小女孩有一絲絲可憐:看似強硬的態(tài)度,又何嘗不是弱者最后的倔強?
和小編持相同態(tài)度的網友不少,大家是這樣么說的——
@下凡的仙女懿:在家長看來,他們的態(tài)度已經很好,他們覺得他們很講道理 …但好像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
@工作睡覺想妞妞:父母永遠都不能理解孩子的歇斯底里,永遠都不會把他們當做平等的人來對待,總覺得自己是父母,就有一切權利來要求孩子,哪怕是關門鎖門靜一靜也不允許。
@_yuk1sama:小朋友難道就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難道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很多中國的父母就是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讓孩子無條件的服從自己的一切要求和安排。有時候都不是對和錯的問題,只是父母親覺得你挑釁到他們的所謂威信,所以就強行武力鎮(zhèn)壓你。然后還要說,我這是在教育你。
@張小盒同學哈哈哈:家長其實在孩子承認自己錯誤以后應當及時結束這件事,錯在沒完沒了,如果不是家長一直沒完沒了,孩子也不會這么崩潰,導致雙方陷入死循環(huán)。
◆站媽媽方:小女孩態(tài)度有問題
當然,也有站媽媽一方的,直言小女孩態(tài)度有問題。
@良砸:這個小女孩本來態(tài)度就有問題,情緒化,容易失控,不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噴家長,難道做錯事自己不收拾留到外面讓外人收拾嗎?
@無敵無敵無敵敵:這小孩比大人還兇啊,真是做錯了事道歉就好了,正常父母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吧,需要反過來怒吼爸媽嗎??我也不懂評論為啥一直在說這父母怎么怎么不對。。又沒打又沒罵的。。全程講道理,憋屈這孩子什么了??
@_-親愛的路人:我覺得家長這樣態(tài)度不算差呀 這個孩子的語氣實在是… 為什么都在說家長
@I平泉草木:我覺得這個小孩的態(tài)度很有問題。。。“我錯了,怎么樣?!”“對不起,怎么樣?!”感覺是在頂嘴而不是認錯。
這段視頻看起來孩子嗓門大,但其實是弱勢的一方。母親看似冷靜但是占有權威。孩子的正常訴求卻得不到相應的反饋。
有個網友說的好:“你們不是希望孩子好,你們只是想得到順從的“我錯了”,這個你們想聽到答案而已。”
客觀上來說,視頻只有這么短,前后原因不清不楚,無法定論,先不說別的,單從小姑娘的詞匯和表達上,就已經超出了她這個年齡段的水平,過于的成熟和壓抑。
現(xiàn)實社會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獨特的性格脾氣,是不會有教科書一樣的統(tǒng)一教育模式的。
大人們都討厭熊孩子,卻又一邊在討伐家長不夠尊重孩子,這個度到底要怎么去權衡呢?
評論
一些孩子的脾氣追溯根源其實來自家庭,很多都是其中一方,也就是爸爸或者媽媽脾氣很大,孩子在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下,潛移默化的“繼承”了父母的這個特點,而做父母也由于習慣問題并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和表現(xiàn),導致孩子越來越變本加厲。
很多時候,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會經歷一個年齡階段的“反叛期”,在這個時期內,也許原本聽話乖巧的孩子也會變得調皮、不聽話。只是自然的反叛現(xiàn)象。
很多的獨生子女,家里都十分寵愛,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堆人都圍著一個孩子轉。所以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家長都會想盡辦法滿足他們的愿望。所以,久而久之,某一天一旦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通過發(fā)脾氣的方式去解決。
所以,和孩子相處,真的是一門學問。家長需要不斷審視自己的問題,給予孩子最大的尊重,同時不溺愛不縱容,有問題了找對方法及時讓孩子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