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伊始,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附屬小學教學工作室蔣明珠主任,對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就家庭教育的經驗和體會進行了分享。在講座中,根據多年與家長打交道的經驗,她指出了很多家庭容易出現的問題:1、家庭成員教育觀念不統(tǒng)一,不利于教育的實施。2、過分的保護與溺愛,人為增加教育的難度。3、家長不能以身作則,致使很多要求形同虛設,難以讓孩子聽從。4、將孩子完全地交給學校,推脫家庭教育的責任; 5、總是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讓孩子失去信心。
蔣老師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每個孩子,成為他可能成為的最好的樣子。所以,不必和別人比,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現在和過去比,這樣,你才會看到更多的閃光點。對于家庭教育,她還對家長們提出了一些希望:1、希望父母共同參與,不要只是媽媽一個人在戰(zhàn)斗,爸爸要更多地參與教育孩子。2、希望教育理論要結合家庭實際,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每個家庭也各具特點,再好的理論也要結合實際才能發(fā)揮最大的功效。3、希望家長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孩子的節(jié)拍。一個不愿進步的家長,很難培養(yǎng)出刻苦努力的孩子。4、希望遵循孩子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不盲目拔高,不任意攀比,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靜待花開。蔣老師還特別強調,靜待花開是對結果的不強求,但非過程的不作為,相反,它需要更多的作為,這個過程一點都不輕松。
蔣老師針對一年級新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家庭教育的實際,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1、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簡單勞動能力。2、培養(yǎng)孩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3、及時了解孩子上課的狀態(tài)。4、督促孩子完成作業(yè)。5、關注孩子的品德修養(yǎng)。6、注重親子閱讀。
蔣老師還與全校老師分享了她的家庭教育觀。她談到了三個關鍵詞:平和、榜樣、堅持。
首先,要心態(tài)平和,有研究表明“最偉大的教育,源自于父母的情緒平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坦然面對各種問題,應對各種挑戰(zhàn),少些焦慮,多些關注和陪伴。其次,做好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終生老師,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得做到,才能“令行禁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堅持。所有的興趣培養(yǎng)、習慣培養(yǎng),都需要堅持下去。堅持,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在談到這幾點的時候,蔣老師都穿插了自己兒子成長路上的經歷,真實的案例,讓老師們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用心。最難能可貴的是,蔣老師并不是一味地犧牲自己,成全孩子。而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長,共同進步,用自己在工作以及生活中的態(tài)度,詮釋著教育的全部內涵,實實在在地引領孩子。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就是修煉自己的過程。
作為大家眼中成功的母親,她謙遜地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對于成功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她的兒子只是有幸在中學階段獲得了很好的成績,未來的路還很長,在教育孩子這條修行路上,愿與大家共同成長!(賴波 通訊員 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