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聞網成都12月23日訊(賴波)為加快推進中小學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和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中央電化教育館于2016年11至12月,分8個基地對全國2000名中小學校長進行2016年教育部—中國電信中小學校長“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其中,成都站作為最后一個點位對整個系列培訓進行收尾。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qū)分校作為培訓基地校,圍繞“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組織與推進,學?臻g、教室空間、學生空間、家長空間等建設與應用,融合網絡學習空間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學習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模式等進行了培訓策劃,將整個培訓劃分為“數字校園”、“常態(tài)運用”、“智慧課堂”、“學習空間”四大版塊,提供了27節(jié)各類公開課程,并使用配發(fā)電子書包的方式對校長們開展參與式培訓。
12月2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名中小學校長來到泡小西區(qū),開始了2016年教育部—中國電信中小學校長“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青羊區(qū)教育局徐琨副局長,青羊區(qū)電教館張慶館長、余濤主任等領導到場關心培訓情況。來賓們首先每人領取了一臺電子書包,可以在電子書包上查看培訓流程、公開課信息、泡小西區(qū)空間應用經驗、中國未來學校白皮書等相關資料;同時需要自選四大板塊的關注點和相關問題,在培訓過程中帶著問題思考,利用電子書包拍攝照片、視頻,為后面研討環(huán)節(jié)中自己的觀點提供支持。
環(huán)節(jié)一:數字校園
100余名校長分成3組,在泡泡娃們的引領下深入了解了泡小西區(qū)的數字校園建設情況。在泡泡娃雕塑、魔術空間、班級文化外墻、國際交流墻、電子班牌、學安安全掃碼等學校特色點位,在常態(tài)化未來班級、電子繪本閱讀課程、Scratch創(chuàng)意編程課程、3D打印課程、機器人課程、創(chuàng)客課程、泡家廚房課程等學校特色課程上,都有泡泡娃代表們用自己燦爛的笑容、自信的舉止、稚嫩的童音向來賓們介紹自己在這所以兒童發(fā)展為中心的信息化校園里的學習生活成長,以及信息化支持建設移動辦公、文化宣傳、圖書共讀、安全檢查、一對一教學等空間應用的情況。
環(huán)節(jié)二:常態(tài)運用
參觀結束后,校長們根據在電子書包里查看的課例信息,自選感興趣的課程,分別走進9個常態(tài)化未來班級的教室進行聽課,近距離感受和了解基于電子書包的學?臻g、教師空間、學生空間、家長空間在泡小西區(qū)的規(guī);⒊B(tài)化、持續(xù)性應用和研究。各個班級不同學科的老師們在課前利用前側導學,以學定教;在課中引導學生外顯思維,在思維碰撞中消解認知沖突;在課后設置擴寬知識廣度和挖掘知識深度的拓展學習,指導學生實現差異化發(fā)展。
環(huán)節(jié)三:智慧課堂
接著,所有校長們來到五樓未來教室,集中觀摩了蔣毅老師和6.6班泡泡娃們呈現的一節(jié)基于電子書包的語文課《墨竹圖題詩》。蔣老師在課前運用電子書包系統(tǒng)對學生進行基礎字詞前測,并了解學生對詩意的理解程度;在課中使用互動題板幫助學生進行詩歌意思的理解和斷句練習,運用電子書包系統(tǒng)現場反饋學生觀點及相互評價;;并在課后運用班級空間展示關于松竹梅的個人作品,完成本單元的綜合活動。整節(jié)課的設計基于學生的真實學情,課堂由學生在陳述觀點、辨析討論中層層開展,并進一步延伸到課后的個性化學習。
環(huán)節(jié)四:學習空間
課后,6.6班的學生代表唐羽鯤和綦佳瑞同學對自己電子書包學習空間中的互動課堂、課堂記錄、作業(yè)記錄、好題本、錯題本、成長記錄、問答記錄、班級空間等模塊進行了介紹,并通過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闡述了應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以后,泡泡娃們學習思維、學習方式、學習內容的變化。
環(huán)節(jié)五:應用分享
在全體校長們帶著自己的思考和問題,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培訓活動,充分了解了網絡學習空間在泡小西區(qū)的應用情況以后,校長助理劉戀組織全體校長們登錄帳號進入校長班課堂,進行了基于電子書包的應用分享。
通過數據統(tǒng)計得知,校長們在培訓過程中最關注的點是“數字校園”和“智慧課堂”這兩個點。接著,校長們按照自己選擇的關注點和相關問題,用手寫原筆跡、打字輸入、語音錄入等方式進行觀點闡述,上傳自己在觀摩過程中記錄的照片、視頻等材料進行印證,并在提交材料后,查看、點評、補充、點贊其他校長闡述的觀點。在提交觀點后,劉戀校長助理呈現了校長們形形色色的觀點,并在校長們最感興趣的“數字校園”和“智慧課堂”問卷中抽取了點贊數最多和評價數最多的答卷,由提交的校長對這樣最具代表性的答卷進行了進一步闡述。接著,現場還利用搶答功能,邀請了其他校長就自己的關注點進行觀點補充。
下午,泡小西區(qū)周英校長對校長們進行了《用信息化叩開未來學校之門》的專題交流,詳細為來賓們闡釋了學校在信息時代大背景下,如何將學校的發(fā)展定位、學校的組織管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課堂的結構性變革、學生的主動發(fā)展等與教育信息化充分融合。周校長結合校長們在上午培訓活動中關注到的點和提出的疑問,通過大量的案例和數據,介紹學校從高處著眼、小處著手,逐步讓教育信息化成為學校的發(fā)展特色,關注人的發(fā)展,從而促進了學生和教師的成長,加速了學校的發(fā)展,穩(wěn)步推進學校建設未來學校的目標。
緊湊而豐富的培訓活動結束了,但是“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項目的種子已經深深扎根在所有參培校長們的腦海中。相信在未來,網絡學習空間必能造福越來越多的學生,促成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