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在這個鮮花盛開的時間里,浙江南潯聯合中國美術學院老師跨域教學,通過“線上+線下”的授課方式,讓廣安區(qū)龍臺鎮(zhèn)小學校的孩子們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飄然紙鳶的藝術美。
放紙鳶一直都是人們喜愛的,傳統(tǒng)的紙鳶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它反映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相結合為題材,有表達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托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愿望。
課堂上中國美術學院老師帶領孩子們學習紙鳶圖案的寓意,分析紙鳶圖案的對稱性,并且將本堂課的知識運用到藝術實踐中。孩子們對輕黏土進行搓、揉、粘、剪等一系列步驟,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幅造型美觀,色彩豐富的紙鳶。有的同學還用到了彩色筆對紙鳶進行點綴,讓上面的圖案變得更加活潑生動了。
育人不僅包含有物質,還包括精神層面的,浙江南潯通過推進農村美育公益課的方式豐富著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孩子們對祖國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了堅定地信心。(通訊員 李娟)
廣安區(qū)龍臺鎮(zhèn)小學,“1+N”聯合教研活動,龍臺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