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教師開展家校共育的輔導技能,增強家校溝通能力,積極構(gòu)建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的教育體系,2月22日-24日,為期3天的家庭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第二期)在鄰水縣第二幼兒園舉行,全縣50余名家庭教育種子教師參加培訓。
縣教科體局黨組成員、機關(guān)黨委書記黃廣文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他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種子教師”要通過此次培訓,增強指導家庭教育實踐的能力,做好家庭教育的“加減乘除法”,帶動一校老師,影響一方群眾。
縣研培中心主任秦洪坤在致辭中要求,所有參培學員要嚴格遵守培訓紀律,不遲到早退,自覺維護培訓秩序;要嚴格手機管理,專注學習,及時消化所學知識,全面完成研學任務。
正興教育研究院心理咨詢中心羅紅教授作《家校共育的理論與實踐研討》主題講座。她指出,家庭教育,應以德育為先,要引導家長站在社會層面去思考家庭教育的意義,身體力行地做好表率,培養(yǎng)孩子的家國情懷。同時,也要注重孩子的人格健康和習慣養(yǎng)成。在團體心理輔導課的教法指導中,她以《我們這一家》為例,開展了一堂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讓學員在親身感受中,理解團體心理輔導的含義、目的意義,掌握團輔方法形式。
正興教育研究院資深心理咨詢師陳浣潔做“引領(lǐng)探索自我,觸發(fā)內(nèi)在力量”的專題講座,告訴大家應該把握不同時代孩子的不同特質(zhì),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拋出問題“雙減之下,要如何給孩子提供生命教育”,引發(fā)培訓學員的深度思考。她通過“冥想中體驗自我的力量”“‘自我環(huán)’中提升自我覺察”“深度覺察下的社會化體驗”“家校如何良好合作的探討”幾個環(huán)節(jié),提升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實戰(zhàn)技能。
此次培訓,通過系統(tǒng)的“講座+團輔活動”培訓,在“實踐”和“技術(shù)”方面,指導教師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寓教于樂,寓學于趣。(通訊員 鐘琴 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