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成都鐵中紅旗校區(qū)開展了“悟新質生產力,立強國報國志”主題研學旅行活動。
在活動中,成都鐵中紅旗校區(qū)的學子們走出校園,來到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園,在科技工作者們的帶領下走進科學殿堂,走近高精尖的一流科技,了解最新科技動態(tài)和科研成果,在實踐中感受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領悟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立志強國報國。
初探“新質”,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火花
4月22日,該校舉行“新質生產力”主題國旗下講話,優(yōu)秀學生代表、八年級四班喬佳慧同學向全校作了關于新質生產力的主題演講。臺下的同學們反響熱烈,對何為新質生產力有了提升性認知,對即將到來的研學旅行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
出發(fā)前,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賈擁洪就本次研學的目的、主題作動員演講,向同學們發(fā)出“悟新質生產力、立強國報國志”的倡議。
再訪“新質”,探尋強國發(fā)展路徑
在黨建帶團建、隊建理念的指引下,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賈擁洪同志結合學生實際及此次研學主題,給團員及入團積極分子上了主題團課,希望同學們學好文化知識,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努力踐行感恩、勵志、樹德、成才的校訓,立足本職角色,化民族氣節(jié)和家國情懷為實際的行動,為未來奠基,為祖國建設出力。
學校團委書記楊萍代表校團委鼓勵優(yōu)秀學生代表及入團積極分子:領悟好賈校長重點強調的新質生產力,永葆紅色之心,積極向團組織靠攏,努力奮斗每天進步即“成功”,成就最優(yōu)秀的自己。
研學旅行中,同學們走進創(chuàng)客中心三樓,映入眼簾的是形態(tài)各異的自主研發(fā)科技產品,同學們圍在科技講師周圍,或站或坐聚成一圈,近距離參觀最新科創(chuàng)成果,詳細了解技術背后國家科技崛起的科創(chuàng)故事,一起展望新質生產力未來的廣泛應用。體味國家的強大,規(guī)劃未來,立下報國志向。
在數(shù)之聯(lián)主題科技館,講解導師們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AI技術在社會各界的實際應用。孩子們一次次發(fā)出“哇!”的聲音,既是驚嘆于AI技術的“神乎其技”,也是驚嘆于新質生產力對社會高速進步、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實踐“新質”,感受科學技術之美
“紅隊加油!”機器人實踐工作坊傳來一陣陣激動的吶喊,原來是參觀的同學們在動手操作機器人進行競賽。這里的機器人許多都曾在世界級比賽中斬獲獎項,同學們在親手操作的同時,也能切身感受到工程類學科的魅力,看到在“鋼筋鐵骨”背后的秩序之美、科技之美。
解決“卡脖子”技術,關鍵是什么?——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們用一堂生動有趣的電子技術實踐課解答了這個問題。在這堂實踐課上,教授們帶領大家一起步入電學殿堂,探索芯片技術背后的基本原理,動手搭建出人生中第一個電路板。臺下一雙雙專注的眼睛,屬于聚精會神的成都鐵中紅旗校區(qū)的學子們,也屬于國家未來的創(chuàng)新人才們。
感悟“新質”,胸懷家國立強國報國志
計算機原理、芯片研發(fā)、ai技術展望……帶著滿滿新質生產力“干貨”的結營儀式為本次充實的研學活動畫上了一個未完待續(xù)的破折號,相信這顆科技強國的種子已經深深種入孩子們的心中,在科學知識、技術本領的澆灌下,將變成一棵茁壯的參天大樹!作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正根繁枝茂。在自我成才的同時,繁榮祖國,報效民族!
教育部核心素質教育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前電子科大碩博士生導師鄧天全教授指出:“學校的這次研學旅行很有遠見,是一次新質生產力的成功撬動和挖掘,符合時代要求,符合新時代人才發(fā)展需求。鐵中紅旗校區(qū)正成就著新時代人才的培養(yǎng)重任!(翁玉華)
成都鐵中紅旗校區(qū),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