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進入大四的宋潔終于交上了學院要求的“實習證明”。
為了騰出暑假考研的“黃金復習期”,這個武漢某重點高校新聞學專業(yè)的女孩早在今年年初就托人聯系好成都的一家報社,寒暑假分別實習1個月,但開出3個月的暑期實習證明,以便達到學院規(guī)定的大三暑假實習要求,拿到畢業(yè)必需的8個實習學分。
時間緊任務重,即便是暑假實習的一個月里,宋潔依舊每天擠出時間復習,“平時上下班的路上就戴著耳機學習網課,不加班的周末在家里全天復習”。
網絡配圖
考研復習與畢業(yè)實習時間沖突帶來的尷尬,不僅困擾著宋潔。她關注到有同學曾在年級QQ群里匿名反映過,“但最后只是不了了之”。
對大三學生而言,大實習是大學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伴隨近年來考研大軍急速增長和考研戰(zhàn)線的不斷拉長,在這堂重要的“實習課”上,很多學生都面臨著備考時間與實習沖突、專業(yè)崗位難覓、短期實習收獲甚微等一系列問題。
進退兩難的“暑期時間”
武漢某211高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的大四學生楊欣清晰地記得,新學期開學前,輔導員曾統(tǒng)計過畢業(yè)意向:學院129名畢業(yè)生中,選擇“保研、考研或者出國讀研”的學生有79人,占比達61.3%,“有的班級中,選擇直接就業(yè)的只有個位數”。
楊欣所在班級的情況只是近年來考研大軍中的一個縮影。
在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安全工作視頻會議上傳來的消息稱,2019年研招考試報考人數再次大幅增加,全國考生規(guī)模達到290萬人,比去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21.8%。
與之相伴隨的,是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大學生考研戰(zhàn)線在你拼我搶中不斷拉長。
湖北大學大四學生張進告訴記者,她所在的統(tǒng)計學專業(yè),51個同學里超過40人有意考研,以前學長學姐都是復習3個月到半年,“現在大家都在搶跑,很多同學都是上半年甚至過年前就開始復習備考了。”
由此催生的則是,在長達一年的考研備戰(zhàn)中,應屆考生在大三暑期往往會面臨實習與復習雙線作戰(zhàn)的困境。
這個暑假,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管理專業(yè)大三學生楊江選擇了邊實習邊考研。因為一開始就沒打算兩全其美,所以實習并沒有耽誤他的復習。他覺得,“只要拿到實習學分就好。”
在江蘇一家建筑公司,他進行了為期20天的實習。這段畢業(yè)“生產實習”占4個學分,原本安排在9月,因為學院帶隊老師的時間變動,臨時提前至暑假。
楊江說,其他專業(yè)同學面臨的沖突更嚴重,“忙”里偷閑地復習備考是考研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的常態(tài),“但至今還沒有聽說有人因為實習而放棄考研”。
今年暑假,正在復習備考的湖北大學生物技術專業(yè)大三學生徐苗,在學院的安排下,進入武漢光谷一家生物企業(yè)實習。在學校發(fā)給徐苗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里,要求“畢業(yè)生產實習”至少8周,才能拿到4個實習學分。
盡管實習與復習備考沖突,但徐苗覺得,無論是考研還是實習,目的都是提升自己,不應該因為時間沖突而怨聲載道。
在這段不斷拉長的考研戰(zhàn)線中,沒有課業(yè)壓力、時間又集中的暑假,成了不少大三學生的“黃金復習期”,利用暑假報名考研輔導班,在備考中贏得更多優(yōu)勢,也是他們的選擇。
今年暑假,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楊清拿著自己提前寫好的“實習鑒定”,順利找到一家實習單位蓋好了章,并注明“3個月的實習期以及實習經歷”。
為了利用好這段擠出來的時間,她花費5300元在網上報了考研專業(yè)的輔導課,“一共143個課時,每周有兩節(jié)網絡直播課。假期里還可以兼顧復習其他考研課程”。
武漢一家大型考研輔導機構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18年暑假,參加該機構“暑期名師集訓營”的只有200人,而到了今年,報名暑期考研名師集訓輔導的學生,一下子增加到700人。“翻了三番還要多,跟‘考研熱潮’的來臨關聯很大”。
“注水實習”成無奈的選擇
在傳統(tǒng)課程安排下,大學生一般很難在學年內騰出大段完整的實習時間,暑假不可避免地成了畢業(yè)實習的常用時間。作為昔日高等教育中實踐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習承擔著引領大學生認識社會、熟悉工作,進而規(guī)劃人生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背水一戰(zhàn)的考研環(huán)境下,暑假的黃金復習期不可錯過。于是,“注水實習”成了不少和宋潔一樣的大學生無奈的選擇。
“如果想要比較深入地體驗,實習時間至少3個月,才能跟進一個任務從構建到成型的全過程。”今年7月,武漢大學文學院2016級學生劉艷通過親友的介紹,進入澳門一家公司實習了1個月,“因為實習時間較短,指導老師沒有給我安排需要長期跟進的工作”。
不久前,湖北省某高校師范專業(yè)2016級師范生文靜剛結束在重慶一所中學的實習。她介紹,“如果要備好一節(jié)課,得先通過指導老師的課程審核,才有機會登臺授課。這個過程基本耗時兩個星期,而短短一個月的實習期里,這種鍛煉機會少之又少”。
尷尬的大三實習現狀,給高校的實習管理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武漢某教育部直屬高校的一名輔導員表示,當前畢業(yè)實習的管理體系太過混亂,每年都有學生托人聯系實習公司,蓋章“走過場”,“甚至有的學生,壓根兒一天都沒去過實習單位,但交上來的實習證明,卻寫滿了3個月的工作經歷”。
去年暑期,鄂東地區(qū)一家?guī)煼秾W院電子信息專業(yè)畢業(yè)生李康就遭遇了一次“驢唇不對馬嘴”的實習。
最初,學院批準正在準備考研的學生,可以將原本規(guī)定在大三暑期的專業(yè)實習延期至考研初試結束之后的1月。
然而寒假來臨時,學院卻突然通知,原本商量好的對口通信企業(yè)認為寒假的實習時間太短,不愿接收李康這批延期實習的學生。
為了讓學生順利拿到“實習學分”,完成實習任務,學院臨時聯系上黃岡本地一家空調工廠,將70余名電信專業(yè)的學生統(tǒng)一安排在工廠流水線,負責空調充氮。
“畢竟只是短期實習,單位對我們基本不上心,老師也只管我們的出勤率。”因為每天要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9點,還經常加班,不到一周,李康便帶著其他正在準備考研的學生“集體罷工”,離開了學院安排的“專業(yè)實習”單位。
隨后,李康在一家雞排店帶薪兼職了40天,帶著蓋有“××雞排武漢分公司”官方印章的兼職證明,通過了學院的畢業(yè)實習學分認證。
“因為學院沒能給我們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為了完成實習任務,老師們最后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說。
為了備考,武漢某師范類高校大四學生李明早在今年3月就報了一個全年考研輔導班,每隔兩周上一次專業(yè)課。考研復習時間緊迫,整個暑假她都在學校里復習。
李明提到,前幾年,學校曾作出規(guī)定,準備考研的學生可以不用參加實習。但近兩年,學校要求所有大四學生必須強制實習,或者按照學校統(tǒng)一安排集中進行,或者自己聯系單位分散實習。“畢業(yè)實習占兩個學分,還必須在當年的10月至12月,在公立中學完成兩個月的實習”。
“學校要求的那兩個月實習期,正是復習的關鍵時刻。”忙于復習備考的李明,只得提前通過家人找好一所中學,開好兩個月的實習證明,以備老師檢查。
大三實習期待新模式
湖北校媒日前面向湖北部分高校100名在校大學生隨機開展了一項問卷調查,在選擇考研的50人中,當“考研復習與大三暑期實習沖突時”,有36%的大學生選擇“邊復習,邊考研”,34%的大學生則表示會直接“找關系解決實習證明”。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近年來大三實習成為“雞肋”現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大三學生面臨實習矛盾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前國內的研究生考試制度問題。
“解決大學生實習的困局,堵不如疏。首先要完善國內研究生招生制度,推動研究生申請審核制,提升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進而改變學生‘功利化’的求學態(tài)度。”他表示,高校要加強對本科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視程度,引導學生提高對實習重要性的認知。
如何優(yōu)化當前大學生的實習教學?熊丙奇建議,高校要重視每一門課程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建立起每個專業(yè)的實習基地,增加每門課程的實踐教學比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多開展專業(yè)實驗、田野調查等,進行案例分析教學,嚴格認證每個環(huán)節(jié)。
同時,校企之間要打破合作的“圍墻”,拓展實習資源,建立起高校企業(yè)共享的實習實訓平臺,結合企業(yè)需求系統(tǒng)梳理各類實踐實習。從人才培養(yǎng)質量出發(fā),讓大學生實習回歸實踐教學“本位”,提高動手能力。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木洲則提出:“讓企業(yè)認識到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開放更大的實習空間,由校方主導共建專門的實習基地。”他建議施行校企雙導師制,引導學生認識實習的價值,同時在實習過程中對學生強化實踐跟蹤指導,保證工作質量和實習效果。
同時他也提到,“實習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面對新的時代變化,校方有責任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實習方案?梢栽谧鹬貙W生專業(yè)和個人發(fā)展意愿的基礎上,優(yōu)化培養(yǎng)方案和實習課程體系,針對考研與就業(yè)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實習方案。靈活安排實習時間,讓學生擁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性,實現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