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棣1934年出生于江蘇南通,于1956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專業(yè),此后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以下簡稱“長春光機所”)。1972年,林祥棣從長春來到位于四川大邑縣的深山山溝,參與組建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簡稱“光電所”)。四十多年來,林祥棣院士從事的光學和光電跟蹤測量技術系統(tǒng)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其指導的低溫光學技術研究,達到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次,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二等和三等獎6次,光華科技二等獎1次。而作為原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院長、西南科技大學首任校長,以及四川大學國防科技研究院院長,他還培養(yǎng)了一大批光學與光電跟蹤技術的優(yōu)秀人才。
7月29日,林祥棣院士治喪委員會發(fā)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林祥棣于2018年7月29日凌晨2時15分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與世長辭,享年84歲。
搞科研
為了研究常“開夜車” 患病后數(shù)次赴京建言獻策
7月30日,記者在中科院成都分院,見到原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張禮堂。說起共事62年的老同志離世,87歲的老人緩緩搖了搖頭:“早了點。”
張禮堂和林祥棣幾乎同時到長春光機所工作,又一同來川,作為當時的光電所革委會科技組的負責人。從那時開始,科技組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光電跟蹤測量技術,“火箭發(fā)射后,我們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測量手段,評估實際發(fā)射軌跡和理論軌跡的偏差大小,并不斷縮小差距。”由于國外對相關技術對我國進行嚴密封鎖,必須經(jīng)過科研人員的大量試驗和摸索才能出成果。
那時,光電所還在距離大邑縣22公里的一個山溝里。“整日見不到太陽”的潮濕,讓不少來自北方的研究員生了病。盡管條件艱苦,林祥棣常常和研究員們日夜奮戰(zhàn),“忙的時候連續(xù)通宵‘開夜車’。”經(jīng)過20多年的探索,他們和同事組織研制的設備,在國家級項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7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后,林祥棣的生活忙碌了許多。林祥棣經(jīng)常到北京出差,原中科院成都分院書記劉建紀曾調侃林祥棣“去北京的頻率,比光電所同事去春熙路還多”。甚至在2016年查出患病后,老人也數(shù)次獨自赴京為國防事業(yè)建言獻策。
當校長
首任西南科大校長 推動學校跨越發(fā)展的關鍵人物
1999年的一天,劉建紀接到四川省委組織部電話,“西南工學院要和綿陽經(jīng)濟技術高等?茖W校合并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學,讓我推薦一位懂技術科學的、有威望的學者出任校長。”劉建紀極力推薦:老林正好!
林祥棣欣然接受。2000年起的四年,他頻繁奔波在成綿兩地。用原西南科大校長肖正學的話來說,林祥棣是推動學校跨越發(fā)展的關鍵人物。
不少學校在合并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爭執(zhí)和矛盾,為了避免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林校長提出“混合、磨合、融合”的要求,合并重組階段沒有發(fā)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
而為了找準學校定位,林校長自己做了一個PPT。他從高校排名、社會評價等方面出發(fā),收集整理了全國高校數(shù)據(jù),通過比較分析,明確了學校定位,以及未來學校應發(fā)力的重點。西南科技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張華,向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介紹到,“PPT有好幾十頁,數(shù)據(jù)、文字都是林校長親自整理完成,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這件事情,也給了學校老師很大的沖擊。“那是我們第一次對學校定位有了清晰的認識,并且開始思考如何推動學校未來發(fā)展、提升教學質量。”
眾人憶
開會疲勞時他會講笑話 打字速度快不像老人
“林校長和每位老師、學生相處都很隨和,并沒有領導架子。”肖正學回憶,平時在生活中,他開朗、風趣幽默,平易近人,更像是一個長者”。“我們開會偶爾會有疲勞或者氣氛比較緊張的時候,他會給我們講一些笑話來活躍氣氛,經(jīng)常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當然,他也是一個很“潮”的人。“林校長70多歲的時候,還一直堅持看新聞,并且很熟練地用微信和我們聊天。”張華說,“林校長喜歡用九宮格輸入法,他打字的速度很快,一點也不像老人。”在張華眼中,林校長很前衛(wèi),老師們都驚訝他打字的速度,他卻打趣道“打字可以活躍思維鍛煉腦子”,甚至還自稱“拇指一族”。
從90年代初開始,劉建紀和林祥棣就是鄰居。“那時我們分別住一單元、二單元‘背靠背’,到了2000年,我們是同層樓、門對門的‘兩隔壁’。”平日里,老人們在樓下相遇,劉建紀經(jīng)?吹搅窒殚κ掷锾嶂粌蓸有×闶常袝r,林祥棣也會到數(shù)碼廣場淘點電子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