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這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蜀道難》留給世人的印象。千百年來,這條被李白感嘆“難于上青天”的古蜀道,正在煥發(fā)新面貌。12月6日,西成高鐵即將正式通車,這條連接秦嶺南北的交通大通道,將成為巴蜀大地北上的通達新蜀道。“難于上青天”的感嘆,隨呼嘯而過的高鐵消逝在大秦嶺隧道中,消逝在歷史長河里。
新蜀道,當然要配新表情。成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大學生陳思睿,有感于四川交通巨變,拿起畫筆,畫下了一組新蜀道上的新表情。在她的畫筆下,有黃鶴高飛也飛不過去的古蜀道,也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的李白哭嘆。然而值得高興的是,西城高鐵通車的消息,讓被蜀道之難“虐哭”的李白終于愁顏舒展。因此,陳思睿畫下欣喜若狂奔上新動車的李白,坐在穩(wěn)穩(wěn)座椅上享受快捷旅途的李白,在古城墻上“西”望成都的李白,以及午間在長安城飽食羊肉泡饃的李白,晚餐已在錦城成都樂享火鍋的李白。
陳思睿筆下的李白,不僅僅是那位寫下《蜀道難》的詩人李白,更是新時代下,盼望蜀道交通更通達便捷的每一個人。陳思睿很有感觸地說,李白曾因蜀道難納悶哭訴過,他感嘆“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的艱難出行之路,都已成為過去。如今的四川交通發(fā)展變化速度太快,“李白”也可以輕松享受交通便利帶來的快樂,可以盡情地吃著羊肉泡饃、火鍋。“作為大學生的我,也是真切感受到四川交通的巨變。成都地鐵通到我們學校校門口,解決了我們外出實習、旅行的交通問題。
更方便的是,因為有了地鐵、高鐵,回家的費用大大減少,回家所花費的時間也大大減少,讓我們和家人朋友團聚的時間大幅度增加了。”陳思睿說,以前可能是坐大巴、火車回家,但是,今天可以擺脫暈車的苦惱、車速慢的煩惱,高鐵直通家鄉(xiāng),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快速便捷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