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軍訓團旗幟
集體脫帽默哀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一首激昂的國歌在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藝體館中心回蕩著。9月18日9點30分,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舉行了以“勿忘歷史,圓夢中華”為主題的紀念“九一八”事變85周年哀悼儀式。隨著防空警笛的拉響,學院全體師生脫帽致敬向在抗日戰(zhàn)爭中死難的同胞默哀。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罕見的長征,孕育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新生軍訓團為緬懷先烈,銘記歷史,組織了五千余人20公里戶外拉練體驗長征路的特色訓練科目。
風雨無阻學生的步伐
不畏艱辛
毅力征途
20公里野營拉練是每年高校新生軍訓的重頭戲,距離之長在四川各大高校的軍訓中也是十分罕見。當日11點,“稍息、立正、向右看齊……”軍訓團全體師生整裝待發(fā),一個個稚嫩的臉龐卻顯示著堅定的目光。一身軍裝和一件薄雨衣,與一個面包、一盒牛奶共同組成他們的背囊。
路線圖
兩個校區(qū),共同前行,成都校區(qū)的2000多名大一新生朝著學校正門出發(fā),長達一兩公里的隊伍沿洪河大道中路經(jīng)青龍湖。隊伍稍作休息后,返回成都校區(qū)。眉山校區(qū)的3000名學生從學院正門出發(fā),沿磨兒山、曾光沖、皇家溝、觀音場、富牛鎮(zhèn)沿線“暴走”全長約20余公里,全程無人掉隊,大家團結(jié)互助,時刻保持“急行軍”狀態(tài)。
陪伴
是最好的鼓勵
在整個拉練過程中,各參訓教官、指導員及學院老師也與學員一起徒步前進,在沿途中時刻關(guān)注同學們的情況。除此之外,校醫(yī)院四名醫(yī)生也參與其中,兩名醫(yī)生在隊伍中段步行,兩名醫(yī)生跟隨救護車,以便及時處理行進過程中的突發(fā)情況。有指導員老師表示:“這是我們學校第一次把拉練加入軍訓項目之中,這樣既豐富了軍訓內(nèi)容又鍛煉了同學們的身體,而且對同學們的紀律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5多小時的“暴走”中,這批“95后”大學生在堅守中詮釋了當代大學生團隊合作和吃苦耐勞的精神。